如今走进义安矿业,从空中俯瞰,矿区井架耸立、厂房林立,处处彰显现代化矿井的生机活力;从深井纵目,巷道笔直延伸、管网成线、物料整齐,实时呈现“数智”开采的澎湃动力……
今年以来,义安矿业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创保结合、奖罚分明”工作思路,以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为目标,采取“抓源头、盯重点、控过程、严考核、重长效”的工作机制,严抓细管精做,通过锁定目标、规范行为、动态推进、质效并举,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
1、锁定目标
细化方案明任务
该公司坚持“创新+责任”管理方法,秉承“用心管理、朴素达标”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简约、使用、达标”工作要求,严格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8个要素15个专业内容,成立领导组织机构,细化职责,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具体业务范围,形成了全员参与、动态实施、奖惩分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评价模式,全力推进矿井标准化提档升级。目前,矿井11070上巷、13采区轨道大巷、猴车精品路线、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已实现提档升级,其他头面正在有序推进中。
2、规范行为
强化标准促提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进一步规范职工现场作业行为,使安全生产标准深植于心,该公司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验收考核办法》,通过理论考试、现场考核等方式,让每位管理人员真正掌握量化管理、量化验收、规范施工,努力打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将工程质量与验收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每个系统、每个科室区队,每个岗位及工种的工作内容、施工标准,切实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全员标准化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动态推进
强化源头重管控
针对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点多、线长、面广以及动态达标不到位等问题,该公司实施“安检主抓创建,专业前置引领,区队主导落实,生产动态管控,安检闭环验收”的管理模式,不断在抓源头、盯重点、控过程上下功夫。
在抓源头治理上下功夫。该公司坚持按照岗位达标、班组达标、区队达标、矿井达标的源头治理工作方法,从基层抓起,从工程质量抓起,聚焦人、机、环、管等主要因素,明确作业全流程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全面夯实安全质量标准化根基。以强化“4个100米”管理为切入点,紧盯施工前“准入关”、施工过程“监管关”、现场交接班时“验收关”,倒逼各单位抓好现场文明卫生、物料码放、管线吊挂、设备管理等工作,确保标准化各项工程全面动态达标。今年以来,该公司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验收,共编制月计划485项,组织现场对标验收和召开推进会25次,开展拉网过筛式排查6次,自查问题680条。
在抓过程管控上下功夫。该公司持续加强各头面全过程管控,实行精细管理,做到机头、机尾地面无积煤,电缆、管路吊挂成线,运转设备干净无漏油,物料编码管理分类码放;结合回采头面实际,规范支架管理,要求“三直两平一正两畅通”,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坚持将细节管理延伸到每道工序,建立矿井对系统、系统对科室、科室对区队、区队对班组“四级”管理模式,保证现场管理精细化,做到高质量达标。同时,还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常态化检查考核纳入包保科室走动式管理范围,针对薄弱地点、打钻地点、零星工程,严抓细管,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纵深推进、稳步达标夯实基础。
4、质效并举
优化系统强装备
该公司立足实际、擘划长远,将安全质效管理放在首位。积极优化工作面设计,将原12160工作面与12170工作面合并,形成切眼长度237米大储量工作面,减少了工作面安装、拆除次数和巷道掘进工程量,提升了工作面回采率,预计增加效益850万元,减少额外用工投入160万元,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持续加大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在11070上巷安装智能化掘进机,实现了远程截割、顶板在线监控、皮带尾自移、皮带集中控制、一键自动截割等功能,有效提升了煤巷单进水平;采用岩巷多级掏槽光面爆破技术,投入使用了重型扒矸机、钩机、修复机、大倾角皮带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作业人员效率,为采煤掘进工程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专班工作制度,成立多个全要素工作专班有效解决企业管理短板和瓶颈。开工建设瓦斯发电项目,逐步走出“双突”矿井瓦斯综合利用治理新路子。
“我们将以科技助力生产,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提升单进水平和人均工效,推动标准化的升级换挡,为安全生产赢得主动。”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红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