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澄合矿业西卓煤矿1509工作面突遇大面积特殊地质构造,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巨大困难。面对考验,该矿以矿业公司“十大提升”专项行动为引领,聚焦“卡脖子”技术瓶颈,全力破解掣肘安全生产的难点问题;全体干部职工主动领题、精准破题、实干答题,以非凡智慧和无畏气概奏响了一曲扛压而上、合力攻坚的雄壮赞歌。
主动领题——突遇困难怎么办?
“当时,受特殊地质构造影响,1509工作面直接顶破碎,煤层裂隙发育,工作面漏顶、片帮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推进速度。同时,产生的超前支承压力在前方煤岩体长时间作用又造成工作面煤壁片帮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该矿总工程师南晶晶回忆说,作为西卓煤矿的首采工作面,出现这样的复杂地质构造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给本就处在联合试运转阶段的矿井带来严峻挑战。
怎么办?如何干?该矿领导干部陷入深深思考,职工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矿领导和技术人员身上。
“首先要保障安全。各业务部室实施专人专盯,超前分析研判,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解决技术难题;调度室严格执行刚性班计划考核,每天汇报现场状况及实施进度。同时,我们要以技术变革推动生产变革,坚持眼睛向外,寻找解题的根本路径。”专题协调会上,该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薛小勇正视挑战,寻求破局之道。
精准破题——专家会诊思良策
在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会议充分研究讨论后,一场跨企业、多部门协作的“大会战”号角吹响了。
矿业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协调,及时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组织成立局矿两级技术攻关团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测研判,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技术专家,探寻优化改进生产工艺的办法……经过多次反复论证、严谨细致考察,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兆军决定将井下超长孔区域水力压裂技术纳入西卓煤矿2024年技术攻坚项目,并对1509工作面末采区域顶板岩层进行水力压裂。
打孔取样、层位判别、确定压裂高度……领导的重视、专家的参与、务实的方案、严谨的验证,无疑为全矿上下注入了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实干答题——合力攻坚成效显
确定了目标和路径,剩下的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过构造期间,西卓煤矿干部职工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坚持日督导、周推进、月总结。项目建设者、推进者、实施者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建最优工程、保最快衔接。目前,西卓煤矿1509综采工作面钻探及压裂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微震监测、应力计监测、支架初撑力及矿压显现效果验证。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壁片帮得到明显改善,工作面顶板破碎、漏顶范围由原来的60-80架减少为10-25架,漏顶高度由2-4米减小到1米,工作面推进度明显提升。定向长钻孔区域压裂技术的成功实践,有力展示了“澄合质量”、“澄合速度”,并为渭北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长工作面定向长钻孔区域压裂作出了“澄合探索”,积累了“澄合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创新、提升,才能破解安全生产瓶颈难题,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樊刚要求,全公司上下要紧紧围绕“八条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十大提升”专项行动,持续做好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