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冀中能源集团召开2024年科技大会冀中股份邢东矿荣获“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也是股份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邢东矿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瞄准生产重点难点开展攻坚,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聚能 点燃创新强引擎
“自建矿以来,邢东矿创新管理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用科技创新催生矿井发展动力,突破了矸石充填、大地压支护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为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打造智能化矿山注入新活力。”矿长张杰说。
邢东矿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着眼于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聚焦赋能、减负、创新、提效,创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窄煤柱沿空掘巷非对称支护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系统研究,掌握孤岛工作面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应力场、位移场、塑性破坏区范围动态演化特征及非对称破坏力学机理,结合锚索布置方式革新,设计新的巷道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巷道整修量可降低50%。“这一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充填开采工作面沿空掘巷支护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滞留煤炭资源难以回收的问题。”技术规划科科长邢世坤说。
邢东矿深井厚煤层全域连续自动化充填开采技术体系,在邢台矿、华晟荣煤矿、金谷煤业等多家煤企推广应用。大采深大采高矸石充填工作面拆除安装成套技术在多个矸石充填工作面推广应用,极大地缩短了安拆周期,井上下联合立体充填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打造的示范工程实现建筑物 下多条带煤柱充填回收,增加产值 5.6 亿元。近两年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共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40 项,其中省级 3 项,市级 14 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 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四届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2项国际领先,1项国际先进。
赋能 创新应用结硕果
近年来,他们严格落实“科技兴企”战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不断提高采、掘、开、安、拆等关键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将创新活动覆盖到矿井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大力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走进邢东矿,到处都能感受到创新的活力。
“大采深大采高矸石充填工作面拆除安装成套技术”,完美解决长尺寸大吨位支架出架难题,做到了安全省时高效拆除安装。将单个工作面安装拆除时间缩短 10-15 天,有效解决了采掘工作面生产和准备工序之间的矛盾。”日前,在邢东矿“王明创新工作室”,获得集团“科技创新优秀人才”称号的副矿长王明介绍着最新创新项目,“此项目提高工效、增产降本增效、确保设备、人员安全的同时,对矿井采掘接替、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大型导水断层探查治理及目标层位控制技术”确立了导水断层地面探查治理新模式,根据地质构造变化随时优化钻孔轨迹,精确断层治理层位,层位控制达到设计要求。“通过项目实施,解放了 F19 断层防水煤柱压覆资源,在提高资源回收的同时,延长了矿井生产服务年限。”荣获集团“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的地测防治水科副科长范增修介绍。
集智 激发科技新活力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发明家,但是人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邢东矿鼓励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构建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全员创新创效的工作格局。
紧紧围绕制约安全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技术瓶颈进行攻关,目前已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两年来,共取得 4 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煤矿井下重型机尾自移装置”、“一种井口防喷装置”、“一种离层注浆管路互通转换装置”、“一种运矸皮带分流装置”,发表高水平论文 3 篇,“千米深井厚层坚硬顶板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研究”在《煤炭技术》 发表,“煤矿固体智能充填开采方法研究”在《煤炭学报》发表,“邢东矿充填开采智能化技术及工程实践”在《工矿自动化》发表。
邢东矿成立多个创新工作室,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激励创新精神。积极与科研院所等交流合作,着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解行业技术难题,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示范应用。截至目前,已创建有国家和省级平台创新工作室3个。
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在于激活“人才”。邢东矿现有工程技术人员 187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3 人,高级职称 70 人,拥有河北“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2 人。在这里,既有勇于挑战科技前沿、不断揭开生产瓶颈的领军人才,也有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他们带着对邢东的深厚感情、带着对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砥砺前行,推动创新成为邢东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
科技创新不止,发展后劲十足。邢东矿将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姿态、创新的作为积极投身于各项工作当中,为全面提速建设智能化绿色矿井贡献邢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