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14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监察执法三处(以下简称“执法三处”)深入辖区一国有煤矿,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旨在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全力防范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该国有煤矿核定生产能力45万吨/年,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一通三防”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与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煤矿稳定运行紧密相关。基于此,执法三处将其列为该区域专项监察对象。
此次专项监察,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要求,在减少现场执法频次的情况下,配齐了通风、机电、采掘、地质等方面专业的监察员,确保检查一次管用一次。现场检查前,监察组召开了集中风险研判会议,充分研判煤矿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针对性的检查方案,明确了重点检查内容和分工。
到了煤矿现场,监察组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该矿地面调度室、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采泵站,以及井下多个重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检查。
在主通风机房,检查人员张圳发现通风机在线监测系统显示屏无法正确显示1#通风机二级电机的轴承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他一边认真记录数据,一边与身旁的煤矿工作人员交流:“通风机的运行参数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井下的通风安全,必须做到实时精准监控。”同时,其他检查人员通过图纸核对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检查矿井通风网络布局是否合理,风流是否稳定、风量分配是否科学、满足各采掘工作面的实际需求。
在地面瓦斯抽放泵房,检查人员发现一台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已过期,当场强调:“瓦斯检测是关键环节,过期的检测仪数据准确性无法保证,这是严重违反瓦斯防治规范的。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新设备,绝不能让过期设备出现在瓦斯监测工作中。”
在1744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检查人员随机抽查一位作业人员,询问:“你知道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放在哪儿吗?”作业人员回答不上来。“灭火器材是应对火灾的重要工具,是最后一道防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其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检查人员强调道。
此次检查,共发现的问题隐患26条,执法三处当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要求煤矿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详细的隐患整改台账,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通过此次专项督导检查,旨在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对‘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视程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检查一次解决一次问题”在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负责人向笔者表示。
此次专项监察,不仅为受检查煤矿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也为该区域其他煤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下一步,执法三处将严格按照年度监察执法计划严格开展监察,以实际行动守护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助力地区煤炭行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