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根基,效益是饭碗,而煤质管理则是企业求生存、创效益、谋发展的关键一环。当前,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抓实煤质管理,稳固经营盘子,提高经济效益,全力保障企业发展“生命线”。
打好“经营牌” 把牢“煤质关”
面对复杂的煤炭市场形势,成庄矿积极通过理顺外运秩序、狠抓煤质管控、高效推进衔接工程等措施,打好“经营牌”,把牢“煤质关”,力争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该矿以市场需求为生产组织方向,积极对接运销公司,实时掌握市场需求情况,以外运量最大化、效益品种最优化统筹组织,保障全年综合效益最佳化。每日收集仓位、块率数据,深入对比分析,结合生产条件及品种要求,合理确定仓位高度,保障效益煤产出。挖掘公路外运潜能,理清公路外运秩序,通过分品种、定时段、优线路,提升公路外运效率。截至4月底,该矿外运总量已超额完成序时计划,且超额量位列集团公司第一,为保障企业效益奠定基础。
随着矿井小无煤柱开采工艺的推广与应用,巷道复用巷修、横川充填、过空巷等工程逐步增多,给煤质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外部市场对煤炭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双重压力,该矿在全矿范围内开启煤质大整治、大提升活动,组织业务部室查处大矸、水煤、铁器等上皮带的典型煤质隐患,每周通报煤质管理最差队组,督促相关单位从源头做好煤质管控。实行采面机头、机尾锚杆、锚索、托盘等铁器台账化管理,逐一登记清单,方便相关部室做好本专业材料流向的管控与跟踪,避免杂物、铁器流入煤流系统。对煤炭采样、制样、化验全过程采取视频无死角监督,确保商品煤外运质量达标。
矿井衔接工程的有序推进,是稳定生产秩序、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该矿以理清过程影响因素、解决环节卡点问题为重点,倒排重点衔接头面、巷道工程工期,形成工作纪要,实行日跟踪、周落实、月考核机制,切实保障衔接工程如期进行。此外,针对块煤效益较好实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提块卡点问题,先后完成在盘区皮带机头、煤仓安装螺旋溜槽等项目,有效提升原煤块率,保障企业效益最大化。
握紧主动权 压实责任链
赵庄煤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实施煤质闭环管控,确保商品煤质量稳定达标。
该公司从源头狠抓煤质管理,出台《赵庄煤业煤质管理办法》,落实落细煤质管控措施,严格管控从生产组织到设备检修各环节,减少大矸、铁器、杂物等对煤质的影响。从稳源头、重过程、抓细节入手,面对开采过程中影响煤质的陷落柱、大断层等构造区域,紧盯井下作业现场,重点加强队组过构造区、薄煤区、顶板破碎区、顶底板起伏区等异常区期间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工作面采高,严禁割顶割底,顶板破碎时,及时拉起前架支护顶板,防止大量矸石混入煤流,控制源头灰分,从源头保证煤炭“纯度”。
为确保煤质达标,该公司建立煤质管控日调度机制,在每日调度会上通报各环节煤质情况,确保各环节、各部门及时掌握煤质情况。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井下运煤系统及各采掘工作面水煤、铁器、杂物、大块矸石进入运煤系统等问题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确保各采掘工作面“淤泥不上带、杂物不掺煤、转载不空喷、冲尘不洒带”。针对原煤运输线路较长的现状,该公司强化运输过程管控,将原煤运输线路划分责任区,运输系统巡检人员共同承担煤质管理工作任务,做到煤质管理人人有责。此外,组建煤质监察小分队,对井下煤炭生产、运输过程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队组第一时间整改。加强煤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煤质、保煤质、提煤质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