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践行“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从矿井发展战略破局到煤电资源优化重塑,从项目建设合规管理到成本管控精打细算,一个个围绕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的生动实践正在矿区悄然发生。
“夹缝淘金”破困局
针对黄陵矿业双龙和瑞能煤业1米以下极薄煤层开采实际,黄陵矿业按照“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战略目标,在双龙煤业建成投产我国首个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工作面,“唤醒”近千万吨“沉睡”煤炭资源;优化瑞能煤业巷道设计,支护耗材同比减少37.5%,每年节约掘进成本超1000万元。双龙、瑞能煤业轻装上阵,持续焕发新生机。
“点石成金”提质效
黄陵矿业2×300MW煤矸石电厂每年需掺配原煤85万吨。该公司改良配煤工艺流程、科学调整掺配比例,将煤泥、中煤、煤矸石等低热值副产品掺配比例由原来的50%提升至70%,每月减少原煤消耗1万余吨,每年节约燃料成本超过5000万元。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协同优势,将各矿不同热值原煤合理掺配作为电厂燃料,一季度,与外购同热值长协煤比较,节约燃料成本5700万元。
精打细算控成本
黄陵矿业着眼电力产业规模壮大和整体运行模式最优化,关停并退出2×50MW运行机组,成立电力运维中心安置原电厂职工,分阶段替换外委承运单位,承接2个在役电厂和2个在建电厂的输煤、辅网运行工作,每年可节约外委运维费用9800万元。
严格实施项目建设“一方案两清单一预算”。2×1000MW电厂项目投资费用较批复概算结余超1亿元,12个已竣工的单位工程结算金额较概算降低3.46%,结余1105万元。积极与银行开展沟通谈判,将项目贷款综合利率由3.28%降至2.85%,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约2500万元。
自主研发高效能、低维护履带式电动装料机,淘汰高能耗的铲车装备,预计每年节约燃油及维护成本超过1500万元。一条条“紧”囊妙计的灵活巧用,一项项降本增效的生动实践,让“好日子”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