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推动矿山安全监察模式转型、方法手段升级、工作流程优化,加快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自动化,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更好支撑和保障矿山安全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矿山安监局吉林局创新科技装备推广模式,持续推进构建系统性无人机监察体系,全面完成全省首个执法处辖区全部生产露天矿山及尾矿库的高精度三维建模,以科技赋能矿山安全监察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机制建设,打造专业人才矩阵。立足“科技强安”战略定位,成立由局总工程师牵头、21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装备推广专业组,建立“定期专业研讨+业务大讲堂”工作机制。召开无人机提升监察质效专题研讨会,统筹推进装备采购、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重点工作。组建无人机飞行小队,采取“理论实战集训+远程技术指导”模式,联系无人机售后工程师对小队成员进行深层次理论培训和现场实操演练。
规范流程建设,形成标准化作业体系。在分管局领导的指导下,经反复多次技术论证,初步构建起覆盖“装备管理-飞行作业-数据处理”全链条的标准化体系,编制了《无人机操作规程》《无人机紧急情况处置预案》等运行流程文件,结合实践探索,梳理打通了无人机使用、航拍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及分析应用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规范操作流程,确保飞行监察作业合法合规。
深化数字孪生应用,打造智慧监察防线。运用航拍测绘技术,完成监察执法二处辖区的通化、白山地区全部生产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高精度三维建模,建立了全省首个执法处辖区露天矿山“数字孪生”数据库,为全省重点生产露天矿山、在用尾矿库、头顶库航拍建模,建立“一矿一档”模型数据库,实现利用建模数据动态化分析,及时帮助企业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构建矿山安全监察“三维扫描+动态跟踪+智能分析”的“智能防线”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下一步,吉林局将持续深化无人机、5G、AI等新技术在矿山安全领域的应用,推动形成“全覆盖、高精度、快响应”的现代化监察体系,以科技之眼守护矿山安全,以数字之力筑牢监察屏障,提升监察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