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安全生产“百日行动”攻坚之际,监察执法一处近日对四川攀西地区某高瓦斯煤矿突击检查时,赫然发现五项重大事故隐患。这是四川省近年来单次查出重大隐患数量最多的典型案例,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严重缺失、现场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目前,该矿已被责令停产整顿,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
井下监控形同虚设 违规使用淘汰设备
在拟定7月执法计划时,监察人员就分析研判到辖区某高瓦斯矿井受煤炭行情疲软、管理团队调整等影响,存在管理滑坡、冒险蛮干等风险。“去关键时、查关键事”,7月7日中午,监察监管人员顶着炎炎烈日在矿区外汇合,在一个出乎煤矿意料的时间,按照事先计划分成4个小组直扑该矿井下生产一线,结果发现了系列出乎意料的问题:
在2E326回风巷掘进面,本应监测瓦斯浓度的T1传感器竟悬挂在风筒出口,长期受新鲜风流冲刷丧失监测功能;
在2321-31采煤工作面,T0、T1甲烷传感器共同悬挂在回风巷距上安全出口约3m的巷道下帮处,上隅角瓦斯监控缺位;
在1310石门,一台带式输送机温度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致使温度监测功能失效;
在2E326回风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违规使用钢丝绳牵引耙装机——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设备。
“这等于同时拆除了矿井的‘眼睛’和‘防火墙’!”监察执法一处带队负责人熊奎面色凝重。
在地面核查中,监察员还发现该矿将综采工作面运输巷掘进过程中价值35.6万元的炸药雷管等生产支出违规列入安全费用,严重挤占灾害治理资金。
鉴于以上行为直接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强制性规定,性质极其恶劣,涉嫌构成煤矿重大事故隐患,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稳定运行,监察执法一处当即责令煤矿立即停止受影响区域作业,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公开裁定敲警钟 三大病灶现原形
7月14日,监察执法一处会同攀枝花市应急管理局对该煤矿重大隐患进行公开裁定,并组织辖区近20家煤矿企业和重点非煤矿山负责人共同参加,全程公开重大隐患细节及现场照片,在煤矿企业陈述环节,其主要负责人表示问题隐患真实存在、照单全收,将严格落实检查组要求,立即停产整顿。
在警示教育环节,监察执法一处负责人通过分析重大隐患产生原因,直指该煤矿三大管理漏洞:一是技术管理空心,总工程师等技术管理人员多次下井,却对传感器违规安装视而不见;二是现场管理失控,机电人员未履行保护装置巡检职责,带式输送机温度保护沦为摆设;三是监督体系失效,安全副矿长未仔细监督安全生产费用台账,把安全生产费用当自由资金使用,“放任了之”。
“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安全生产费用是灾害治理的‘保命钱’、使用淘汰设备是井下的‘定时炸弹’,终将埋下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针对暴露出的这些问题,监察执法一处负责人表示,将紧盯关键时段、关键环节、重大风险作业、重大灾害治理等,确保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执法质效不减。
公开裁定后,某民营煤矿矿长坦言:“五条重大隐患同时存在还在搞生产,简直没把安全当回事啊!”
针对这起典型违法违规案件,监察执法一处趁热打铁部署专项整治,向辖区所有煤矿严正提出“三个立即”:一是立即清理监控系统,对井下传感器安装位置、数量、运行状态等进行全覆盖排查,并建立技术档案;二是立即清查安全费用,重点核查火工品、设备采购等支出;三是立即排查淘汰设备,建立淘汰设备清单及处置台账,坚决杜绝使用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