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十三大煤炭基地和亿吨级煤炭企业,已经过去三四年,但除了两淮达到生产能力外,其余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背后缘由不外乎一场场“乌金保卫战”,然而,谁将突破僵局,成为继神华、中煤后的下一个航母?
2009年,已经进入“十一五”规划的第四个年头。
然而,对于规划中关于建设十三大煤炭基地和亿吨级煤炭生产企业的进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三四年间,并没有出现规划初期业界所预想的“产生前所未有的聚变”。
“除了安徽两淮煤炭基地亿吨级生产能力正式形成外,其余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或者说进展缓慢。”煤炭运销协会龚大勇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纠集其背后的缘由,不外乎一场场“乌金保卫战”,外来企业与地方政府、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各种利益博弈,使得十三大煤炭基地的整合充满着变数。
但,整合重组必定是大趋势,2009年伊始国家又提出要加大整合的力度,组建5—6个亿吨级煤炭航母的规划再次被提及。谁将突破僵局,成为继神华、中煤后的下一个?
煤炭基地建设谨慎前行
每一次整合都会引来关注,比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是去年12月5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一位人士清楚地记得集团成立大会的准确日期,那一天,他所供职的河南焦煤集团同永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河南省煤气集团四家公司一起组建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这是“十一五”规划提出三年后,河南省的第一次大手笔。五家的总产能是4300万吨,2009年,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第一项目标就是突破5000万吨。
然而,2005年提出的十三大煤炭基地(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宁东)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1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21.7亿吨的78%,并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8—10个5000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处严天科处长介绍:“河南是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由平煤、义煤、永煤、郑煤主导,主要向京津冀、中南、华东地区供给煤炭。”
以永煤为主导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成立只是河南迈出的第一步,其上升空间还很大。
一位河南省煤炭行业的资深人士记者提出了河南重组猜想:“河南原本有永煤、鹤壁、焦作、郑煤、义煤、平顶山六家煤炭企业,现在只剩四家。相继进行了两次重组,一个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另一个是平煤和神马帘子布厂的整合。原本,政府有意将郑煤和义煤整合,但迟迟未行动,因为郑煤和义煤的生产能力均在3000万吨,属于大型企业。要先看看这两次重组的效果如何,如果成功了,再考虑将郑煤和义煤分别注入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和平煤集团的阵营中。”
如果按照上述资深人士的猜想,那河南将成立两家亿吨级的煤炭航母。
其实,早在四年前,“十一五”规划一出,就有人提出过种种重组猜想。
2006年,山东省国资委就提出要将省内的七家大煤矿(兖矿、新矿、枣庄矿业、淄博矿业、肥城矿业、龙口矿业和济宁矿业)整合为一个以兖矿为龙头的亿吨级煤炭企业。
如今,随着兖矿的现状越来越不好和山东煤炭资源的枯竭,这个愿望似乎很难实现。
曾经,在三年前的一次采访中,煤炭专家黄腾提出,河北金能、开滦集团以及峰峰这三大煤炭集团,“必然会在此基础上整合一个产量在5000万吨之上的大集团”;以铁法煤业和阜新矿业为龙头,辽宁也可能组建5000万吨级大型企业集团;贵州会以盘江煤电、水城矿业为龙头组建5000万吨级的企业集团,“其它地区的煤矿,比如宁东和陇西,还有已经组建起省级煤炭集团的南方省份,由于企业规模太小,会继续被神华、中煤等大煤炭集团整合”。
三年前任安徽省发改委能源办公室助理调研员的黄晓川也曾经描述出一组重组蓝图——安徽省境内,三大煤炭企业淮南、淮北和皖北将强强联合,组建一家省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这些猜想经过了三年,现状是两淮基地形成了亿吨级的生产能力,但“还是各自运行,并没有进行企业间的重组和整合”,煤炭市场专家对记者说。
“宁东基地,宁煤迈的步伐比较大,先自己整合周边煤矿,然后再跟神华合作。”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人士说。
但是,煤炭运销协会的一位人士却对宁煤整合的看法不同,他说:“宁煤打造的是煤电基地,是整个产业链,做煤化工比较多。没有针对十三大基地的配套措施,和国家要求的概念不同。”
整合放缓缘起“乌金保卫战”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人士说,煤炭企业的整合会带来诸多好处,“有整体优势,便于布局,增加话语权”。他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原本河南焦煤两个新矿要建铁路,所有手续和硬件都办好了,只等批复,却迟迟没能批下来。因为涉及到焦作和新乡两个市的交界问题,特别是征地。后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成立了,政府出面协调,很快就建成了。”
面对整合后的便利条件,整合的速度却如此缓慢,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煤炭被称为“乌金”,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金子,在这场“外黑内光”的煤炭资源整合的背后,“各种利益冲突显而易见”,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说。
中央企业与地方的争议中,神华首当其冲。“当初,我们还派专人和神华谈判,争取把只有两毛钱的补贴费提高到五元钱。”陕西神木县大柳塔镇办公室的高先生这样说。
大柳塔镇位于神木县最北端,地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神府东胜煤田腹地中心。自1986年原华能精煤神府公司的建设大军进驻大柳塔以来,这里一直成为神府及神东矿区开发建设的指挥中心。
随着煤炭的大面积开采,矿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开始显现,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神东矿区显得更加荒凉。其中神华集团经营的有大柳塔等八家。自2001年进行大规模开发以来,神东矿区土地塌陷情况日趋严重,满眼都是采空区,面积广大,最深的陷进去数十米。
采访中,中国矿业联合会调查研究部的主任痛心地说:“煤炭矿藏和沉陷的比例是1:1.3,一立方的煤将会带来1.3立方的沉陷。”
大柳塔镇是比较严重的例子,镇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办公室,主任说,神华现在给的这些补偿费只够糊口,却不足以发展生产、另谋生计,煤炭资源采完后,企业自然不会再给补偿费。
神木县的小煤矿一共有200个左右,到2010年全部整合完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煤炭专家说,“地方政府是不愿意关闭小煤矿的,因为地方政府的税收主要就是靠的这些小煤矿,外来和当地企业吨煤征收的税费不同,如果是地方企业,吨煤征收高达63元,而对外来大企业,吨煤只能征收28元。”
上述人士介绍,目前中石油,中铝等很多企业到榆林投资,但只有神华一家在当地纳税;而且神华集团去年在榆林产煤1.2亿吨,只有约6000万吨煤炭是按照当地产量计算的。
在与神华的协调中,当地政府人员还是说出了顾虑:“毕竟神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煤炭出口,与国家利益相关,地方是要做出牺牲的。”
出现央企和地方的“冷战”,神华神东煤炭公司的高先生说央企也是有责任的,“早期,央企并不注意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高姿态。现在非常注意这一点。”
“神华现在就是要以控股和入股的形式来占领市场。”资源整合对神华来说是有利的,而“抓大限小”,地方政府则有点不情愿。
除了外来企业和当地的矛盾,同一煤炭基地内,有国企、民企、私企,甚至外资的介入,他们之间既依托同一块资源,互相依存,又存在着种种矛盾。
“神华的很多员工都跳槽到伊泰了!”接电话的神华人力资源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神华毕竟是国家独资的企业,工资等都是不能自由调整的,而伊泰是民企,他不惜花重金去引进人才。而员工们都很现实。
神华和伊泰竞争的区域在神东基地。
“伊泰是民企,税收都上缴地方,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地方政府自然愿意保护地方企业。”神华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说。
伊泰却有自己的说法,其证券部的刘先生说:“政府虽然愿意把一些资源给我们,但是地方政府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神华有中央的支持。”伊泰认为,他们与神华的竞争不止在煤炭资源上,运输、销售、铁路的使用权等都是要协调的。
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说:“近两年来,大大小小几万家企业争抢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在一些地区形成盲目无序勘探建设,引发了新一轮的煤炭过剩。”
按照国家规划,要对大型煤炭基地内已经存在的小煤矿进行联合改造、分类处理:凡适宜大矿开采的资源,要按照规划进行资源整合和矿井改造;凡影响大矿开采的要予以关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或折价入股;凡非法及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严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煤矿要坚决依法关闭。
“我们镇八家煤矿,就剩一家了。现在干了一辈子的矿工们也都希望有个地方干活。”采访中,山西阳城的一个小煤矿主不停地抱怨说。现在,最感到头痛的就是那些被兼并、整合的小煤矿了,正如煤矿主自己所说“低价收购是必然”。
在巨头们纷纷介入的同时,他们也加快了“扎堆”整合的步伐,小煤矿主自主结合在一起,虽不能和大企业抗衡,但也增加了谈判的筹码。
谁将突破僵局?
利益博弈背后,整合重组显得困难重重。但随着国家主导改革的步伐加快,很多企业还是利用联合、整合、并购几种模式在发展壮大。
神华已经具备2.08亿吨的生产能力,中煤也于2007年突破亿吨大关,目前达到1.1亿吨。“十一五”的规划是建设5—6家亿吨级的煤炭企业,那么,谁会率先打破这种博弈的僵局,成为下一个亿吨级企业?
据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介绍,目前亿吨以下企业的排名是:山西焦煤8000万吨,山西大同7000万吨,淮南矿业6000万吨,龙煤(黑龙江)5000万吨。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成立亿吨级煤炭航母,这四家是最有希望的。
“山西焦煤是全国最优质的炼焦煤产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人士说,“这几年,它已经对周边的煤矿和子公司进行了整合。”在师红亮眼中,山西焦煤是最有希望突出重围的企业。
山西焦煤是2001年由原西山煤电、汾西矿业、霍州煤电等三大焦煤生产企业联合太原矿机和山西煤机厂等组建的,在整合过程中,还参股了华晋焦煤公司,拥有其50%的股份,开发山西离柳、乡宁矿区的优质炼焦煤资源,建设沙曲、王家岭等特大型矿井。
山西焦煤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占据山西六大煤田中的三个,即霍西煤田、河东煤田和西山煤田。“公司未来有望持续整合周边煤矿以实现外延式扩张,成为亿吨级炼焦煤行业龙头指日可待。”山西焦煤集团新闻处李处长充满自信。
但摆在山西焦煤面前的难题就是:“能跟其竞争的企业很多,大同、阳泉、晋城和潞安等都有很强的实力。”
李处长说,山西中小煤炭企业的隶属关系相当复杂,山西焦煤在整合这些中小煤炭企业时,尽管充分考虑了这些企业的利益,提出了有利方案,但整合还是难以顺利进行。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认为,山西焦煤的整合重组目前还属于“合并同类项”,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尚未达到最优”。
除了山西焦煤,还有一家是淮南矿业。某种程度上而言,安徽具备了组建路径中强强联合的潜质。安徽省政府的意图主要是希望市场能够起主导作用,“而不是政府强行将三大企业扭到一起”。
安徽的重组思路有自己的依据——淮南矿业集团许多矿井都比较新,且靠近华东较为发达地区,企业更趋向现代管理制度,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重组之时必然希望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