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煤焦钢三方要合作共赢

日期:2009-04-29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现代物流报

国际煤炭网

2009
04/29
15: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焦钢

    2009年煤炭、焦炭、钢材市场将呈现何种供需走势?对未来市场有何影响和判断?近日,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了山西焦煤集团销售总公司市场战略研究中心王惠兵,请他对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现代物流报:请您谈谈现阶段焦煤市场的发展态势?

    王惠兵:首先说炼焦煤,国内方面,1月份,在金融危机席卷下,钢铁行业出现大规模减产。为了应对钢厂的减产潮,煤炭企业也开始大范围减产保价。其中山西省1月份五大国有煤炭集团产量计划仅为1815万吨,平均减幅达到35%,山西焦煤集团产量减幅为40%。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仅为1.581亿吨,同比增长为负的11%,其中地方矿减幅达到40.8%,煤炭产量环比减少近8000万吨。2月份,全国煤炭产量达到1.966亿吨,出现16%的增长。由于“2.22”屯兰矿难影响,炼焦煤供应出现紧张,山西焦化企业不得不远走内蒙、陕西、宁夏甚至新疆采购炼焦煤。由此造成炼焦煤价格出现上涨。

    国际方面来看,由于全球主要产钢国家和炼焦煤进口国日本、韩国等钢产量大幅下降,国际炼焦煤纷纷低价涌入中国。中国钢企面对低价优质的进口炼焦煤不断加大进口量。据海关统计,2009年1、2月份进口炼焦煤达到154万吨,预计一季度进口炼焦煤将超过300万吨,接近去年全年进口量的一半。保守估计2009年进口炼焦煤将突破1000万吨。

    现代物流报:现阶段煤炭、焦炭市场价格上有什么变化?

    王惠兵:从炼焦煤价格上看,目前国际炼焦煤现货价格维持在FOB120~150美元/吨左右,到各钢厂价格折合人民币含税价大致在1140~1280元/吨的水平。国内炼焦煤价格基本平稳运行,各大炼焦煤企业前期的价格优惠政策仍在延续,部分炼焦煤企业如:龙煤、峰峰、金牛通过转嫁4%的增值税方式实现涨价,目前主焦煤到钢厂价格范围大致在1200~1350元之间,其他煤种价格略有下降。近期,随着钢焦市场的再度下跌,价格已经出现松动。

    现代物流报:请您谈谈现阶段焦化市场发展态势?

    王惠兵:焦化行业在经历了2008暴涨暴跌后,2009年1月份和2月中上旬随着钢材价格的逐步上涨产能有所恢复,大致在70%的水平,焦炭价格最高曾达到1850~1900元/吨的水平,基本实现了煤焦价格的顺差,亏损程度明显减弱,一些地区焦化企业一度出现盈利。但在2月15日之后,随着钢价的下跌,焦炭价格也出现深幅下跌,目前价格基本在1450元/吨的水平(近期孝义地区部分焦化厂为了甩货,甚至报出1300元/吨的超低出厂价),焦化企业限产幅度在50%~80%不等。

    出口方面来看,自2008年9月份以来我国焦炭出口量呈现逐月下滑趋势,10月份的出口量由上月的137万吨骤降至52.6万吨,12月份进一步下滑至22.2万吨,2009年1月份仅为7.7万吨,同比降幅达94.4%,2月份出口焦炭仅完成3万吨,创出2006年以来月度出口最低水平。同期,出口平均价格也一路走低,由去年9月份的620美元/吨一路跌至2009年1月份的381.3美元/吨,累计跌幅达38.5%。考虑到焦化行业内外交困的局面,下一步不排除国家通过下调甚至取消焦炭出口税来提振行业景气度。

    现代物流报:对于现阶段钢材市场的发展态势您怎么看?

    王惠兵:钢铁钢材市场在2009年1~2月份走势出现先扬后抑的总体特点,1月份钢材价格持续上涨,但在春节后也就是在2月中旬钢材价格开始下跌,到3月底连续7周下跌,目前已经跌破2008年11月的低点。当前,钢铁行业整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产品库存大幅增加、钢材价格出现回落、经营状况持续亏损、生产节奏普遍放缓、资金链条紧张加剧。

    钢铁生产方面,从国际钢铁市场来看,2009年1、2月份全球粗钢为17028.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2%。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所有主要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都呈现出两位数的下降。反观我国,1月份粗钢产量为4152万吨,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9.9%。2月份粗钢产量达到4052万吨,同比上涨4.2%,钢企日均产量达到了144万吨,达到了去年8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按照前两月份日产量计算,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5.26亿吨如果剔除中国因素,全球钢铁产量同比下滑38.4%。

    现代物流报:近期煤焦钢市场有何新变化?

    王惠兵: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中国国内煤焦钢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导致除炼焦煤以外的钢铁也出现了进口加大的苗头,如2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09万吨,较1月份增加22万吨;进口钢坯31万吨,增加18万吨。分析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另一方面,一些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如韩国韩元贬值近50%。

    二是尽管钢材、焦炭价格大幅下挫,但是炼焦煤价格不但没有出现下滑,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短时间的反弹。主要原因是主焦煤短时供需失衡,尤其是“2.22”屯兰矿难后,仅山西焦煤就有西山5对矿井、汾西4对矿井、霍州7对矿井停产整顿,影响产量10万吨/天以上,另外,地方煤矿未能及时复产,造成供应量的减少,预计在4月中旬前后会出现缓解。

    三是中国炼焦煤市场供应国际化程度提高,一方面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大量出口转移至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的主动采购行为:如山东焦化协会面向全球招标2000万吨炼焦煤、内地如石钢、旭阳焦化等也大量采购进口炼焦煤。同时进口绝对数量翻倍上升,全年炼焦煤进口将突破1000万吨,估计在1500万吨左右,占国内炼焦煤供应能力的7%。

    四是煤焦钢行业整合加剧,市场主体逐渐向大型化、集团化、行业化发展。首先,煤炭行业整合力度将加大,国家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速度加快,尤其是在矿难频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小煤矿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与相应的收益不成比例,特别是在前期小煤矿获利颇丰而目前煤炭市场景气度下降的双重作用下,煤炭资源整合难度减小,进度相应加快。其次,焦炭行业自律行为更加理性。焦炭行业在经历2008年的暴涨暴跌后,行为更加理性,行业自律的意识得到加强,这从近期几次焦炭限产保价的行动上可以得到证明。同时,焦炭行业的地区间联动出现新动向,3月13日山西焦炭联盟会议上,山东协会、陕西协会、河北协会、内蒙也出席会议,并提出了区域联动的具体思路“区域供应、区域定价”。再有,钢铁行业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钢铁行业继2008年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成立后,宝钢在近期入主宁波钢,行业兼并重组又出新动向。而先期整合的钢企在实际运行上也有动作,如原材料的集中采购,销售渠道的整合等。

    变化的第五个方面表现在2009年铁路运力特别是太原路局运力增幅明显:大秦线预计增加运能3000万吨,石太线在4月份高客运行后货运能力增加2000万~2500万吨,候月线增加运能2000万吨,合计增加7000万~7500万吨。需要指出的是,石太线是西山、古交的主要出省通道,候月线是晋中南、吕梁两个炼焦煤主产区的重要运输通道,运能的大幅增加必然使炼焦煤供应能力大大增加。

    现代物流报:您对煤焦钢市场的后期走势怎么看?

    王惠兵:炼焦煤市场方面,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支柱的小煤矿将相继复产,考虑到炼焦煤产能的65%以上由地方提供,炼焦煤国内供应能力将极大释放。炼焦煤进口不断加剧,冲击主焦煤市场,但由于品质的差异,在钢厂经济料采购政策影响下,高硫主焦煤、1/3焦煤、贫瘦煤市场可能出现需求放大。

    此外,在国内炼焦煤产能释放和国际炼焦煤进口的双重挤压下,尤其是在焦炭行业面临生死存亡、钢铁行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炼焦煤价格失去支撑,但价格下跌区间不会很大,预计会在1000到1100元/吨。

    焦炭行业后期走势,在各大钢厂采取限产并不断加大自有焦炭供应比例减少外采数量的采购政策背下,焦炭国内市场将会出现总体萎缩的趋势。焦炭出口受阻,特别是1、2月合计出口仅10万吨的形势下,国家会对焦炭出口采取政策支持,预计将通过降低甚至取消焦炭出口关税的形式给予支持,但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现实面前,成效尚待检验。

    焦炭行业自律性要求加大,将再度开始限产保价,减产幅度将在70%以上,有条件的将会停炉。同时,在与钢材同步调整价格的基础上,将向上游煤炭企业集团采购,争取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减少亏损,争取能支撑更长时间迎接市场的复苏。

    钢材行业后期走势,为了应对时下钢材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钢企会采用放慢生产节奏,控制产品总量,进而限产保价,在经销商的配合下,形成减产涨价复产降价的运行态势。但是面对国家“保八”的总体要求,钢铁大面积限产可能性很小。

    随着钢材价格的下跌,钢企将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低供货价格,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下滑的背景下,这一要求较为现实。特别是采购渠道的通畅和资源的充足保障使得钢厂生产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开工建设,钢材市场在前期首轮去库存化结束后,新一轮去库存行为即将展开,钢厂产能将再度释放。有研究认为,2月下旬的钢价下跌是钢厂与经销商的合谋,目的是为钢厂争取更低的生产成本,取得未来市场的先发优势。

    现代物流报:请您就行业应对市场变化提几点建议?

    王惠兵:加大供需主体的直接对接。钢铁与炼焦煤行业兼并重组结构调整方兴未艾,两行业大集团和基地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增进两行业大集团与大集团之间紧密性购销合作。这种合作将更具理性,能够合理的分配上下游利益关系。

    统一协调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市场。国际炼焦煤、钢铁甚至焦炭都在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在目前市场主体较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强行业的协调和统筹,杜绝采购或销售的随意性,建立统一的采购体系,防范利益的无效流失。利用引进资源的品质和品种优势,统筹考虑现有资源特点,力争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加强行业间的信息沟通,争取政策的配套支持。煤焦钢作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共同面临着产能过剩、集中度过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一定要加强行业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国家的产业政策引导建立相对平衡的产能控制、产业布局体系,力争扭转当前过度开发,恶性循环的局面。

    努力构建煤焦钢产业链条共同价值取向。煤焦钢企业应当共同建立统一的价值取向,即:煤焦钢是一家,煤焦钢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共长关系。只有互惠合作,才能共赢发展;只有摒除相互挤压,共同维护关联产业产品合理价位,以及上下游行业合理利润空间,才能推动煤-焦-钢产业链的持久、平稳、协调发展。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