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市场化才是解决煤电矛盾的良药

日期:2009-05-27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投资者报

国际煤炭网

2009
05/27
08: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市场化 煤电矛盾

    作为两大支柱产业,煤电之间的纠结由来已久。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使煤炭行业走出亏损困境,国家决定用三年的时间,逐步放开除电煤之外的煤炭价格,使得煤炭价格在1993年之后逐步上涨,并在2001年实现行业扭亏为盈。

 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纾困了煤炭企业,但有关重点电煤合同指导价的政策,又为如今的“煤电纠结”埋下了祸根。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重点电企的电煤合同价,需要在国家指导下进行协商。2001年,国家取消了电煤指导价,但是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仍会发布协调价,“无形的手”仍在发挥作用。

 在煤炭逐渐市场化的同时,电力企业却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理由是电力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其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影响较大。

 当然,政府并不是没有看到“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局面,因此在2004年出台了煤电联动的政策,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者超过5%,电价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但事实证明,对于政府出面的重点合同指导价,煤企和电企打心底里都不愿意接受。

 对于煤企来说,他们的电煤一旦进入重点合同之列,价格就会受到限制,而不能按照市场化定价。与此同时,对于电企来说,重点合同指导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而先前被电力企业寄予厚望的煤电联动的效果也在逐渐弱化。所谓的煤电联动,最后往往是煤价上调而电价难调的结局。

 第一次煤电联动是2005年5月1日,鉴于煤价的上涨,销售电价提高了2.52分钱,涨幅约为8%。但随后的11月份,在煤价涨幅满足联动的情况下,电价却没动。

 第二次煤电联动是在2006年6月份,从此以后,煤电联动就进入“一步慢,步步慢”局面,2006年至今,电价的变动一直滞后于煤价上涨。

 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每年的煤炭订货会更似一场拉锯战,煤电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如今明争暗斗的煤电顶牛局面的形成,不是煤企的原因,也不是电企的责任。关键还是市场、计划两条路,离间了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市场化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