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又传出两大好消息。
有关人士称,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我国台湾中油海外石油及投资公司于该日签署了澳大利亚海上NT/P76勘探区块权益转让协议。
同时,这位负责人称,中石化以每股52.80加元、总价82.7亿加元(合72.4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要约也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2008年,Addax石油公司石油探明和概算储量为5.36亿桶,去年平均日产原油约14万桶,相当于年产量700万吨。这项被中石化称为转型收购案例无疑为其提供了可靠的石油来源。
业内人士说,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成为中国油企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交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下称中海油)同样不甘落后。有消息称,中石油和中海油已经提出“以132亿-145亿美元收购西班牙公司Repsol YPF SA 所持旗下阿根廷子公司YPF SA的75%股权”。
石油巨头频出手
2009年,金融危机使海外市场缩水不少,这给了一直纠结徘徊在“走不走出去”和“怎么走出去”两个问题上的中国企业陡然间增添了信心,加快速度向海外迈进。
据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这其中,资源并购尤为凸显 。
2009年2月,中石油以4.99亿加元向加拿大油气公司VerenexEnergy收购其在利比亚的石油资产;
2009年4月,中石油联合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收购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
2009年6月,中石油耗资10.2亿美元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下一步将完成全部收购;
同样在6月,中石化宣布耗资72.4亿美元购瑞士阿达克斯(Addax)石油公司普通股,把手伸向欧洲市场;中石油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49%股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交易额未公布);
2009年7月,中石油和BP联合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项目;中石化、中海油13亿美元购美国马拉松能源公司在安哥拉的油田区块20%权益,等待监管部门最后批准;
近日,有消息称中石油、中海油联袂出手西班牙公司Repsol YPF SA所持的阿根廷子公司YPF SA的75%股权......
其实早在2007年,中石油就曾参与YPF25%股权的竞购,因当时南美洲正值“石油资产国有化”潮流,中石油最终放弃。而现在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刷,YPF今年上半年盈利下滑严重,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仅为10.47亿比索(1美元约合3.83比索),同比下降高达53.5%。
此前曾传出“中方已与Repsol商讨此事”的消息,但Repsol对此否认,目前尚没有确实报价。
但业内人士分析种种市场迹象显示,中石油和中海油携手联合竞购YPF的方式较可行。“鉴于中石油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秘鲁的现有项目,这项交易会加强中石油在拉丁美洲的实力。”
而中石化与台湾中油的合作也始于2008年,中石化通过投标获得澳大利亚NT/P76勘探区块权益后,向台湾中油提出合作意向并得到了积极响应。今年6月,双方在新加坡就该区块权益转让进行了谈判,达成转让区块40%权益的合作共识。
煤电巨头忙补短
8月10日,中国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兖州煤业)和澳大利亚煤炭公司Felix Resources(下称Felix)突然同时公告停牌,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家有潜在交易的公司就收购协议达成了一致。
据了解,2008年12月,兖州煤业表示,自2004年收购澳大利亚澳思达煤矿后,公司一直持续寻求境外优质资产收购项目,相关中介机构也持续向公司进行推荐,公司对中介机构推荐的众多项目进行了考察和调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兖州煤业的收购将涉及到被收购方Felix的全盘收购,收购价格预计在20-25澳元/股,收购总金额将超过30亿澳元。Felix股价最新报16.90澳元,市值约33.2亿澳元。兖州煤业收购溢价超过18%。
实际上,并购Felix并非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并购第一单。早在2004年,兖煤就已小试牛刀,以3200万澳元(约合1.9亿元)收购了因失火而被关闭的澳洲澳思达煤矿,并成立了兖煤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7月23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下称华能集团)对外证实,华能集团有意竞购印尼第五大煤矿PT BERAU COAL(下称BERAU公司)51%股权,此事由负责华能海外业务的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操作,目前已投出指示性标书。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前华能集团已有几起成功海外并购,但此次如果竞购成功,将成为华能为国内电厂取得海外煤源控制权的第一单。华能人士表示:“与澳州项目和新加坡大士能源并购案不同,印尼项目将能有效衔接华能国内电厂,而不是单纯的国际化运营,在此之前,该煤矿就已是华能的进口煤供应商。”
而早在2008年3月,华能全资拥有的新加坡公司——中新电力公司已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签署了收购大士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协议,交易价格为42.35亿新元(约合30亿美元)。为此,华能集团向中新电力投资9.85亿美元。
据介绍,大士能源在新加坡电力市场拥有25%的市场份额。华能集团方面表示,此项收购为华能集团第一个100%全资拥有的海外发电公司,并为华能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由此可以看出,华能启动海外煤矿收购并非一时兴起。国内煤炭供应紧张,海外煤炭价格优势是其出击海外的主要原因。
除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国内煤炭企业还希望在海外进行煤电一体化经营。近日,中国神华集团(下称神华集团)所属国华电力印尼南苏门答腊煤电项目(下简称"印尼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核准。至此,印尼项目已经完成中国、印尼两国政府部门的审查程序,开始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据悉,南苏煤电项目总投资额为3.31亿美元,神华集团持有国华(印尼)南苏发电有限公司70%股权,计划建设1座年产煤炭150万吨的露天煤矿和2台单机容量为150兆瓦的燃煤发电机组。经初步估计,该项目配套煤田储量约4亿吨,其中已经完成地质储量勘探的面积约500公顷,可采储量约6,000万吨,可满足电厂30年用煤需要。此次开工建设的两台发电机组预计分别于2011年4月和2011年6月投产。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表示,煤电一体化经营一直是我国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此次神华集团在海外试水将为国内煤电一体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战略性收购逢好时机
对于这股并购潮,有人说,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蠢蠢欲动。
对此,专家表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近国际油价、煤价均处于较低水平,对我国企业来讲,此时收购国外资源正是一个好时机。据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能源巨头海外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并购的区域涉及东南亚、北欧、北美、南美、中东、非洲,加上中亚、东欧等传统区域,世界主要产油地区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近年来,我国进口原油逐年增加,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油价跟着国际油价走,以及石油依存度过高的现状对我国能源安全是一个巨大挑战,不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
石油行业如此,煤炭行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由于此前国内煤价、国际煤价倒挂,加之煤电矛盾一直难以解决,国内电力企业纷纷到海外购煤炭,致使国内煤炭库存高企,国内煤炭企业在竞争中难以形成优势。
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大型油气企业并购中,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拔得头筹。其中,在全球最大的10宗石油并购交易中,中国以3宗名列榜首。国内石油企业向海外扩张的速度前所未有。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如此频繁的海外并购并不仅仅是一本经济账,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只有在上游掌握更多的资源,才能抵御国际能源价格的快速波动,稳定国内能源价格。”
因此,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企业,都清楚地知道,现在是海外收购的最好时机,而且机不可失。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下半年的收购可能还会延续甚至超过上半年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