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海关总署发布一份有关煤炭的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出口基本呈逐月下降态势,而进口量则迅速攀升。作为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二出口大国,今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出口持续呈现出净进口的局面。这是继2007年一季度我国首度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以来,净进口数额最高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进出口局面被改写
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是煤炭净出口国,并在2003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的8298万吨。此后,我国煤炭出口数量开始快速下降,而煤炭进口数量却开始快速增加,使得我国煤炭净出口数量快速下降。其中2007年出口数量仅为5317万吨,而进口数量快速增加到5102万吨,净出口仅为215万吨。2008年我国进口煤炭4040万吨,同期出口煤炭4543万吨,净出口为503万吨,煤炭进出口贸易持续呈现基本平衡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事实上在2007年的一季度和2008年的一季度,我国煤炭贸易都已出现了净进口局面。早在2007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2006年中国煤炭净出口大幅下降,但依然保持了出口大于进口的态势,这一量变过程在2007年一季度发展为质变。2008年,有专业人士撰文认为,中国已逼近煤炭净进口国。
进入2009年,我国煤炭出口急剧萎缩,进口量大幅度上升。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1-6月份我国出口煤炭1167.5万吨,价值14.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4.2%和42.5%;进口煤炭4826.9万吨,价值39.4亿美元,分别增长130%和180%。出口和进口一降一升共同促使上半年净进口攀升至3659.4万吨,其中6月份净进口达1493万吨,创下历史单月最高点,仅此一个月的进口量就占到去年进口总量的40%。
就近期我国煤进口激增的局面,海关总署分析认为, 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是煤炭出口大幅下降、进口激增的首要原因。报告称,截至6月12日,国际煤价为每吨报价为76.75美元,而作为国内煤炭市场风向标的秦皇岛港煤价报价为每吨580元,扣除航运成本后,比进口煤到岸价每吨高出70-80元。此外,国内电煤谈判悬而未决、煤矿限产保价、近期需求增加和国际煤商积极开拓等也是重要因素。
煤炭进口或将受抑
资深煤炭专家黄腾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推测,由于2、3月份签订的煤炭进口合同多为夏季用煤高峰储备,合同期限在半年左右。8月下旬就迎来煤炭消费的传统淡季,因此9月份以后煤炭进口量可能将有所下降。
海关总署的报告认为,下半年国际煤炭价格上涨预期或将抑制煤炭进口。
中国煤炭市场研究员李朝林对《中国能源报》表示,随着实体经济复苏,传统煤炭进口国家的需求上涨将拉动国际煤炭价格。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于8月20日公布, 7月份美国先行经济指数增长0.7%,已连续第四个月上升,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最新证据。费城地区联储报告称,费城地区8月份制造业活动状况有所好转,出现了近一年以来首次上涨,而且制造业活动指数攀升至2007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8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综合先行经济指数,其中6月份反映该组织30个成员国经济前景的综合先行经济指数由前一个月的94.5点升至95.7点,预示全球经济转暖。而且,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传统进口煤炭国家也显示出明显的探底迹象。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6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回升至81.0,比上月上升2.4%,至此该指标已连续四个月上升。而据韩国央行的统计,韩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2.3%,为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增幅,显示经济已经企稳回暖。
“另一方面,从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指数的变化来看,下半年煤炭进口量也不会维持在高位。”黄腾说,“国际煤炭海运费有可能上调。”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的领先指标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它集中反映了全球对矿产、粮食、煤炭、水泥等初级商品的需求。
从2008年12月跌至历史最低点的663点,到今年6月一路反弹涨至4291点,再到8月20日下挫至2534点,今年的BDI指数表现得上窜下跳。但中国远洋集团公司总裁魏家福认为,干散货市场的繁荣主要来自真实的需求。他说:“总的来说,BDI指数在下半年将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长期需求等“中国因素”是支撑BDI的坚实基础。
“上半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萎靡,中国市场相对较好,便成了国际煤炭出口国积极开拓的对象。”东兴证券煤炭分析师谭可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也正由于此,国际煤炭价格中的‘中国因素’非常显著。”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截至8月15日,亚洲基准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精煤市场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走强,价格再次上扬。澳洲主焦天津港车板价涨50元至每吨1350,京唐港涨至每吨1260元,煤价已达到或高于国内企业价,精煤国际价格已不存在价格优势。总体来说,8月中国动力煤进口量继续呈现回落态势,炼焦煤进口现货市场热度逐步下降。
“照目前的形式来看,下半年国内外煤价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谭可说。
国际煤商昙花一现
尽管美国煤炭供应商Consol Energy Inc.负责外部事务的高级副总裁汤姆·霍夫曼(Tom Hoffman)日前表示,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多的煤炭采购。他说,公司正在同中国一家煤炭贸易企业进行煤炭供应。尽管就2009财年报告中冶金煤出口部门的收入同比上涨284%的数据,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斯(Marius Kloppers)表示相信“在未来10年,中国等金砖四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强劲的市场”,众多业内人士依然认为,国际煤商在2009年以来对中国市场所呈现出的高涨热情,不过是昙花一现。
“国内企业大量采购国际煤炭,主导因素仅仅是价格差。”谭可说。多年从事国际煤炭贸易的黄腾补充道:“中国企业跟国际煤商,并没有签订长期合同的惯例。”
高瑞斯也表示,来自中国商家对煤炭的采购,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对冲公司其它出口部门今年下半年的表现,“但我们还不够确定,这种趋势是否会继续发展下去”。
“从现实状况来看,这种长期合作关系目前不太可能建立。”黄腾说,“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煤炭供不应求,除少数地区因区位优势问题进口一些煤炭,绝大部分依然是自给自足。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煤炭进口传统重心一直在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一直以来国内都不是一个稳定的需求源。”
据此看来,国际煤商对中国市场展现出的极大热情,确是被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亮点暂时吸引而来。从今年5月五大电企“密会”国际煤商的无疾而终,到6月爆出长期煤电合同已完成94%,再旁观历年来煤电之间“雷声大雨点小”的争执和今年并未见严重缺煤停机现象,国际煤商对中国市场即便再是觊觎,恐怕也只能满足一时之需。
在2009年煤炭中期峰会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助理巡视员据侯文锦透露,6月份山西全省煤炭产量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达到5700万吨左右,今年全年山西煤炭产量将不低于去年。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山西省小煤矿大量复产、煤炭产量快速回升等情况下,下半年我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可能继续加大,煤炭进口激增势头有望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