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人物 » 煤炭专家视点 » 正文

李金柱:陕甘宁蒙晋共建能源板块

日期:2009-09-04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煤炭网

2009
09/04
07: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李金柱 能源

    黄河中上游9个地市展开区域合作,共建一个能源板块,是榆林市市委书记李金柱一直以来的思路。

  几年前他就曾经表示,陕甘宁蒙晋能源经济圈已经成为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枢纽,西煤东运的源头。仅陕晋蒙三省区交界处的13个县区,煤炭探明储量即占到全国的60%。

  依托能源经济的强劲拉动,榆林在过去的三四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投资规模、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都跃升到陕西省内第二位,直逼首府西安。

    李金柱说,未来10年,神华集团要在榆林投2800亿,华电要投1400亿,华能720亿,中能集团投1100亿,陕西省几大集团要投3500亿,仅仅央企,锁定榆林的投资已经不少于8000亿。

  “榆林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投资拉动和卖原材料、卖初级产品上,这是不长久的,靠不住的。”会后,李金柱表示。他说,榆林要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靠产业集群,必须延长产业链,向市场提供终端产品。

  央企进入未削弱地方经济

  他说榆林这几年确实是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发展势头很猛,不可阻挡。上半年金融危机对能源经济冲击那么厉害,他们仍然是10.1%的增速,而且逐月向好,实现全年18%的增长目标,很有希望。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他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考虑到科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榆林的问题,首先是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今年抗击金融危机时,他就有这个体会,煤化工产业链一破坏,地方经济就受到很大影响。他们怎么办?限制煤价,降低电价,财政补贴,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厂不停工,产业不断链,工人不下岗,税收不减少。

  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富财政,穷百姓,还有城乡差别大、南北差距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干部队伍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跟不上,他们80%的劳动力来自农村,是初中文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样一个素质怎么能够适应跨越发展?

  他们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从单纯经济发展转变到以民为本,统筹发展。经济转型主要是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改变粗放的增长方式;社会转型内容更多,包括观念、体制和生活方式都要转变,文化、科技、教育也要上新台阶,新层次。

  李金柱表示央企、省属大型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关系问题,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问题。如何看待央企进入地方经济发展?他看要正面地从大局看问题。特别是榆林,要感谢神华集团,感谢中石油,正是这些央企的进入,给榆林带来了技术、资金和管理,首开先河,启动了本地区能源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至于如何调整好经济关系,不至于一家独大,无法平衡,这是经济社会的管理问题。榆林现在的经济结构是三三制,中央企业和外来企业占三分之一,省属企业三分之一,地方企业三分之一。三分天下是一个很好的格局,这个结构是合理的,不存在比重失衡、管理失控、谁控制谁的问题。

  李金柱说三三制格局是榆林的现实存在。一个地方的工业化进程,他认为有几个阶段,第一步央企进入,刚开始可能会一统天下;但紧接着第二步省企和地方企业学习、跟进;最后是各种经济多元发展,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资本合作,共同推进。榆林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神木县有民企和陕煤合作,占股60%,建设上百万吨的聚氯乙烯,还有红柳林、张家峁煤矿,都是国企和民企合作开发煤炭。这才是真正健康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市场经济不应该排斥哪一方,榆林不存在中央企业控制地方经济,也不存在地方排斥中央企业的问题。

  新配置资源国企控股

  李金柱说到民营企业,他们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工业强市,民营经济富民。大型国企的税收确实挺好,但民企不发展,老百姓就富裕不起来,单靠税收和财政,解决不了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山西煤炭领域国进民退的事情,他们不去评价,他相信山西省政府的智慧。说到榆林,他们第一,要在现有煤炭生产力布局上,扶优汰劣,做大做强,不管是民营,还是国有,还是股份制的,都要做大做强;二是在资源重新配置当中,整合民间资本力量,形成一定的煤炭生产规模,都要达到30万吨以上,而新配置资源则严格按国家要求,由国有企业相对控股;第三,在更广阔的领域推进民企发展,例如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方面,市场很大,对民企也没有禁止,民企可以大显身手,没有必要非抢煤矿不可。

  他说民营企业规模不大的问题在榆林确实存在。榆林的神木、府谷,有钱的企业家有的是,但没有像鄂尔多斯一样形成几个大的集团,也没有上市公司,这是他们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问题。但用几个民企的规模来衡量一个地方民企的发展水平,也是不科学的。他个人观点是,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是千家万户的经济,要规模,要质量,更要内涵,一个企业家掌握那么多资产,规模大是好事,但并不代表民营经济的质量和内涵。

  9地市可统一煤炭政策

  李金柱还说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来看,榆林、鄂尔多斯、宁东是一个能源板块,既是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中国能源的战略接续地,从国家发展的百年战略来思考,不应该存在竞争的问题。

  从区域层面看,包括这三地在内,陕甘宁晋蒙结合区的9个地市,都在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无庸讳言,鄂尔多斯走在前列,榆林紧跟其后,银川和延安排第三、第四,然后是山西的忻州、吕梁,甘肃的庆阳。能源经济是这9地市的龙头经济,大家都在能源经济上做文章,都靠这个起家。所谓的同质化竞争,主要是煤炭领域,大家都在拓宽资源开发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是煤电转化、煤化工方面,发展都比较快。

  但是大家所担心的恶性竞争并不存在。如果存在竞争,也是良性竞争,大家都在比谁的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产业链转化长,他认为这是好事。

  李金柱说陕甘宁蒙晋结合区9地市交通相连、人文相亲,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相近,理应联手合作,打破区域格局、行政区划界限,共同打造黄河中上游能源经济板块,成为中国的能源接续地。这方面他们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9地市的煤炭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是不一样的,完全可以联合起来,把准入条件降到一个门槛上。

  近几年来,榆林积极推进区域合作,9地市每年都有一次区域经济的合作论坛,大家都在探讨研究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举措。应该说效果是好的,交流了信息、经验,取得了共识,也有很多历史遗留的矛盾得到了善意的解决。

  黄河中上游组成能源板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央已经有表示,可能性很大。榆林的目标是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他们近期以能源经济为主,实现经济跨越和腾飞;第二步城镇化将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建设一个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前后城镇人口达到300万,70%的人口城镇化。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