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左云县水磨湾矿——这座年产30万吨的乡镇小矿,最近并入了山西省煤运集团。在新成立的公司中,山西煤运公司和水磨湾矿股份比例为6比4。
和水磨湾矿一样,目前,山西2000多座小煤矿中超过9成的主体已与省内、中央和民营大型煤炭企业签订兼并重组协议,找到了产权交易或重组的伙伴。“兼并主体进驻被兼并煤矿的比率达到80%,接管率达到68%。”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规划发展处处长苗还利说。
兼并方案批准了新的办矿主体。“从数量构成上看,纯粹国有、纯粹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致比例为2:3:5,纯粹民营主体‘三分天下有其一’。”苗还利说。
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首位,省际调出量占全国7成多。然而,多年来其主力却是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煤矿。
由于小煤矿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管理比较混乱,有人形象地概括了小煤矿的“四害”: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草菅人命、腐蚀干部。
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山西省根据国家法规和政策规定,率先发起全国区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煤矿兼并重组。
到2010年底,全省只保留1000座煤矿,在现有基础上压减60%以上;煤炭企业规模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90万吨;煤炭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矿高管逐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全员培训后上岗。
但也有专家提醒,消灭矿难不是一时之功,“硬件和制度固然很重要,但劳动者素质提高、现场管理的精细化也十分关键,这些仍然是煤炭安全的严峻挑战。”太原理工大学采煤专业的一位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