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国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继续较快增长,外贸降幅收窄,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继续向好,10月份,港口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但受长假影响,增速有所回落。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高位回落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近6亿吨,1-10月份累计完成57.3亿吨,同比增长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亿吨,1-10月份累计完成39.4亿吨,同比增长6.8%;内河港口完成1.9亿吨,1-10月份累计完成18亿吨,增长7.6%。
10月份,国内对工业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需求继续稳步增长,但由于受“十一”长假及北方恶劣天气、港口作业受阻等不利因素影响,港口货物吞吐量未能延续上个月的高增长,增速较上个月放缓了5.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12%的较快增长。其中沿海港口增速较上个月放缓了6.3个百分点;内河港口增速较上个月放缓了9.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快于沿海。受益于金属矿石、原油、矿建材料等大宗货物的需求旺盛,部分亿吨大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营口、唐山、日照、苏州、南通等港口增幅均超过30%以上。今年来降幅最大的南方大港――深圳港降幅大幅收窄,已接近平衡。但由于北方寒流影响港口作业,煤炭装港增幅下降明显。
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高位增长
10月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8亿吨,1-10月份累计完成17.8亿吨,同比增长6.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7亿吨,1-10月份累计完成16.3亿吨,同比增长5.4%;内河港口完成1535万吨,1-10月份累计完成1.5亿吨,同比增长14.8%。
由于国民经济回升加快,我国对铁矿石、煤炭、原油、大豆等大宗货物需求保持旺盛状态,港口外贸进口量继续高位运行,推动整体外贸增速加快。10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较上个月加快了0.5个百分点,呈现逐月增长的势头。但煤炭、钢铁、机械设备等外贸出口量依旧萎缩,“进口”强于“出口”的外贸格局仍没有改变。受益于大宗货物进口大幅增长,大连、营口、唐山、日照、广州、苏州、南通等港口外贸增速均超过20%。而上海、深圳港受制于外贸集装箱下降,表现仍旧欠佳。10月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2%,增速低于外贸8.8个百分点,这是近两个月内贸增速首次弱于外贸。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
10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78万TEU,1-10月份累计完成9990万TEU,同比下降7.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67.7万TEU,1-10月份累计完成8997万TEU,同比下降7%;内河港口完成110万TEU,1-10月份累计完成993万TEU,同比下降8.3%。
由于今年“十一”假期时间较长及班轮公司宣布10月份运价再次提升,货主提前出货意愿强烈,导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月份突破1100万,达到1122万TEU,增速加快了4.6个百分点,货量超出市场预期,严重透支10月份货源,致使10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如果把9月与10月数据相加平衡,同期比还增长了1.8%。这表明,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日经济开始复苏,需求有所回升,港口集装箱运量已处于平衡点。虽然总体集装箱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有一些港口增长喜人,其中营口、连云港、苏州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仍超过10%。前10个月,上海港、深圳港虽然总量分别超过2000万TEU和接近1500万TEU,继续位于全国港口的前二甲,但降幅仍超过两位数,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数,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其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