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西部十年大开发已“落幕”,新的十年中央在7月6日的西部大开发会议上吹响了“集结号”,标志西部大开发已从“一档”转换到了“二档”,建设速度将有所加快。此时,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东部和南部相对发达地区制造业此刻正经受着出口受阻和招工困难的考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未来第三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将成为主旋律;而我国西部不缺的是物质和人力资源,缺少的是资金和政策,此次会议标志着西部第二产业的发展将提速,伴随第二产业发展的是投资、政策和自然环境等的不断改善,预计各种有利于西部发展的政策将在未来十年不断出台。能源产业也属于第二产业,“良好的机遇阳光”一样会“照亮”该产业,如风电和太阳能的加速开发,煤炭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升级等。
西部历来是我国煤炭储量和生产较集中的地区,如西部大开发规划的十二个省份中有新疆、内蒙古和陕西等,煤炭储量相当可观,是我国煤炭未来需求增加的主要供应地区。现内蒙古探明煤炭储量达到7016亿吨;新疆探明煤炭储量为2.19万亿吨;陕西探明煤炭储量是1685亿吨。2009年内蒙古原煤产量为6.03亿吨,位居全国第二;陕西为2.98亿吨,位居全国第三;新疆0.87亿吨,位居全国第十。同时,该地区也是天然气富藏区域,如新疆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之首。再有该地区邻国更是煤炭和天然气的盛产国,如外蒙古的煤炭和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等。未来我国能源整体需求不断增加是不争的事实,新能源除太阳能外,没有其它能源可以代替煤炭的主导地位,而太阳能技术水平有待于长时间大幅提高和不断推广;现我国能源需求的主导产品煤炭,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量来源主要集中在该区域,因此在该区域开采煤炭(包括天然气)是各能源企业竞争的焦点,特别是新疆,哪个企业在新疆抢到了资源,就如哪个企业就有“美好未来”一样;事实也是如此。这样该地区未来煤炭和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在所难免,也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的“福音”;但要防止过快过乱的开采和开发,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摆在该地区能源能否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
西部地区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广人稀,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较大,如运输煤炭最便捷的工具铁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等;这也是制约煤炭和天然气能否与国内需求同步增长的关键所在。但有三个发展趋势给该问题解决提供了机会,同时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国内转移和提高西部发展速度相一致,这就是煤炭就地转化、运输实现多元化和煤炭运输摆脱铁路束缚。煤炭就地转化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煤炭使用环保的需要,是提高西部人员向产业工人转化的需要;国家一直提倡煤炭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增加煤炭企业收入,进而做大做强;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是各国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煤炭使用比较分散,给二氧化碳等污染环境的物质回收造成了很大困难,而煤炭就地转化,集中生产和回收将是保护环境很好的办法;西部地区大部分靠天吃饭,再有气候条件恶劣,老天赏饭的几率相比南方要低的多,更不用说提高收入了,如果煤炭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岗位,对提高西部人员收入非常有利。我国东部和南部等相对发达的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煤炭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高耗能企业较多,如电力、钢铁和化工等企业,现这些企业在该地区发展规模已达极限,主要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急需发展的是第三产业,其中旅游是主要的项目之一,这样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所难免,必然导致煤炭长距离联合运输的比例将降低(净需求将增加);其次东部和南部地区土地资源珍贵和气候条件优异,适合发展跟植被有关的产业,这样就没有更多的土地让给第二产业投资建厂;再次,南部地区产业工人多是高级知识分子,适合建立第二产业的研发机构,而从事第二产业技师等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这样在该地区的第二产业生产成本不断大幅增加应该没有悬念,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西北“长征”是必然的选择;基于以上,煤炭就地转化成电能和天然气再输送到东部和南部等地是能源发展的最佳选择,这样既能满足不同行业和人群对能源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还对发展第三产业有利,进而煤炭实现了多元化运输。虽然现在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受铁路运力不足和运输不畅影响较为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有望摆脱铁路运输对煤炭的束缚;首先,西部大开发对基础设施铁路的建设将加快,特别是煤炭集中产区;其次,东部和南部耗能大户第二产业的转移,特别是火电,将降低该地区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再次,西部大开发对能源输送的多元化,给煤炭运输提供了广度和宽度。
我国煤炭主要市场现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煤炭需求主要市场将向中西部转移,同时煤炭生产主要区域也逐渐向西北移动,沿海各港口南运煤炭经过发展达到顶点后将放缓,长江和运河等对煤炭的运输作用将增强,一个是上游煤炭向下游运,另一个是海运煤炭进内江后逆流运;铁路和短距离公路运输将增加较多;输电和输气增量将较为明显。对于煤炭相关行业,电力和化工未来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发展受资源短缺和环保要求等制约,理论再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该地区未来电力生产主要以发展核电、太阳能和海洋可利用能源为主,而我国整体电力需求还在大幅增加,以煤炭为主的发电设施建设有望倾向于中西部地区。化工产业随西部建设速度的加快,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西部化工产品依然会随市场格局的改变而生产量不断提高。影响钢铁行业发展格局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而我国铁矿石生产主要在河北、辽宁、四川和内蒙古,同时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依然很高,该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沿海和铁矿石富产地区才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圣地”,例外的是:铁矿石现在主产区资源随着发展逐渐枯竭,西部地区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发现了更多的铁矿石储量,才能促使西部地区钢铁业大规模发展。水泥企业随着散装水泥的普及,就地取材和使用是主要发展特点,不适合远距离运输;再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需要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水泥生产技术逐渐运用和普及,也给能源稀缺地区就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民用煤炭,随着西气东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天然气管道在华东与华南等相对发达地区的建设,用天然气和电取代民用煤是一种趋势,因经济越发达,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越强烈,便捷、高效和环保是民用能源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