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煤矿工人的“白领”生活

日期:2011-10-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国际煤炭网

2011
10/24
08:1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矿 矿工 矿井

    上班下班有班车,下井升井乘“和谐号”,机械化综采技术取代了手工作业,酒店般单身公寓可以免费住,福利待遇甚至比一些“白领”还高……在皖北煤电集团,煤矿工人给人的印象不再是“黑脸白牙,朝不保夕”,他们有知识、懂技术、重安全,在地下673米的煤田里展示着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诠释出中国当代矿工的新形象。日前,记者随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项活动采访团来到宿州,深入钱营孜煤矿体验一线工人的工作和生活。

    矿井下也跑“和谐号”

    10月20日中午12点半,记者跟随李毛毛来到更衣间,换上矿工服准备下井。李毛毛是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的一线员工,24岁的他是班组里年纪最小的工人。在钱营孜煤矿,80%以上的一线煤炭工人都是“80后”。这一天,他的工作从下午1点开始。和过去的四年一样,每天八小时上班时间,他都是在地下673米的深井度过的。

    与城市里人们去上班的时间花在路上不同,矿工们则是花在下井的途中,笼罐是进入工作区的第一道交通工具。深入673米的井下,就依靠这个类似于电梯的工具,只需要不到两分钟时间。不过,下到井底并非到了工作面。钱营孜煤矿地下井田长8.3公里,宽6公里,矿工到自己的工作面还有不少路。

    “以前,煤矿工人基本都是靠两条腿走到工作面。”长期在井下带队值班的钱营孜煤矿副矿长王飞说,那时候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巷道很窄很小,有的地方高度、宽度都很有限,煤矿工人只能爬过去。如今,记者去李毛毛负责的3213工作面,乘坐的是矿井里的“和谐号”小火车。

    矿工待遇不再看身份

    “我是2007年开始在煤矿工作的。”站在掘煤机旁边,眼中的李毛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黑脸白牙”。虽然是从事一线采煤工作,李毛毛也不用拿着铁锹进行人工采掘,而是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综采,只要控制遥控器上的按钮,具有“乌金”之称的煤炭就源源不断地从深井中运上地面。

    李毛毛高中毕业后就当了矿工,一开始跟着师傅在祁东煤矿学习掘煤机操作,去年钱营孜煤矿投产他就被调了过来。据钱营孜煤矿矿长陈鹏介绍,李毛毛刚到煤矿工作就与矿上签了劳动合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像李毛毛这样来自农村的人,当时只能被当做没有公积金、没有福利的农民工对待。

    不过在2007年,也就是李毛毛下煤矿当“黑领”的那一年,这一切开始改变。当年在皖北煤电集团旗下的所有煤矿,从身份问题上彻底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一共8429名农民工全部转为合同制工人。“要是还在为身份带来的待遇问题耿耿于怀,他们怎么能好好工作?”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说。

    矿工的待遇不再和身份有关,待遇的高低取决于公众、生产业绩、工作年限等。“现在光拿到手的,一个月大概4000多块钱吧。”李毛毛告诉,因为是井下的一线工人,他的公积金等待遇福利非常高,甚至比一些“白领”还要高。所以有人说,矿工们下了井是“黑领”,上了井就是“白领”。

    单身公寓员工免费住

    当从井下出来时,夜幕已经降临。寂静的皖北平原上,只有钱营孜煤矿的食堂和单身公寓闪烁着霓虹灯。像酒店的布设一样,这里的单身公寓有单独的卫生间,也有空调,只要是矿上的员工都可以免费居住。不过为了方便照顾家人,李毛毛在宿州市区租了房子,和父母一起住。“每天都有班车,下班就能直接回家,很方便。”

    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说,为了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安全感,“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人格、机会、待遇的‘三个平等’。”以后,煤矿还要在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上下大功夫,特别是提高安全保障,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现在集团在宿州市区购置了土地,准备集中建设安居房,让员工们安居乐业。

    对于现在的生活,李毛毛还是比较满意的。“生活还算挺幸福的吧。”不善言辞的李毛毛告诉,他的父亲也是煤矿工人,小时候他对这一行的感觉是特别累、特别苦,现在自己在井下采煤,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更有保障。今后,他希望自己慢慢积累技术,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