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编制的全国性煤炭价格指数——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将于近期发布。报道称,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将是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指数,抽样范围不只包括港口价格数据,还囊括了产地价格及消费地价格的全部数据,再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全国综合煤炭价格指数。
最近几年,随着国际矿业巨头纷纷放弃长期协议,转而采用更加灵活的指数定价之后,推出价格指数就成为各方谋求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为了谋求中国煤炭价格话语权,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主导发布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同样,为了提高中国铁矿石定价权,时隔一年之后,2011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导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正式发布。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一年多以来,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大型重点煤炭企业确定销售价格和主管部门进行市场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国际贸易商确定销售价格的重要参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钢协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却没什么市场,影响很小。
笔者同样认为,编制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同样意义不大,实用性不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煤炭市场。受制于运输瓶颈,目前国内多个区域市场仍然是比较独立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典型的例子是环渤海港口群组成的海运煤炭市场与山西、陕西和蒙西等“三西“主产区煤炭市场便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如果“三西”坑口煤价上涨在先,港口煤价会很快出现上涨,但如果港口煤价因为运输瓶颈率先上涨,坑口煤价不一定会紧跟,同样如果港口煤价下跌,坑口煤价同样也不一定会下跌。去年3月份以来,环渤海煤价波动幅度较大,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去年3月份最低时的767元/吨,上涨至去年11月份最高的853元/吨,目前已经再度跌至779元/吨,上涨阶段累计上涨86元/吨,累计涨幅达11.2%,下降阶段累计下降74元/吨,累计降幅达8.7%。与之对应,去年3月份以来“三西”地区动力煤价格波动幅度要小很多,以大同6000大卡动力煤坑口不含税价为例,上涨阶段累计上涨45元/吨,涨幅为8.5%,下降阶段累计下跌20元/吨,累计降幅为3.5%。可见,无论是上涨阶段还是下降阶段,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变化幅度,“三西”主产区均要明显小于港口。除了“三西”主产区和环渤海港口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之外,目前,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新疆自治区等也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市场。由于市场是分离的,采集各个市场的煤炭价格然后经过加工之后汇总出一个全国性的煤炭价格指数,即使汇总出来了,这个指数能有多大意义,可想而知。
其次,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由于种种原因,煤炭完全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目前市场上仍然是重点合同煤与市场煤并存。笔者认为,只要有重点合同煤的存在,市场煤就不是完全意义市场化的煤,因为市场煤价格的形成或多或少的会受到重点合同煤的影响。市场上随处可见“大款”加“小款”叫卖合同煤的,部分关系户依靠关系拿到一定数量的重点合同煤,然后加上一个“小款”,销售出去。对于买家来说,这种煤也可以称之为市场煤,只不过要比正常的市场煤价格略低一点。重点合同煤转化为市场煤的这一过程势必会影响真正市场煤的价格,只不过某些地方影响大,某些地方影响小而已。这种情况下采集的各地市场煤价格难免会存在失真现象,最终汇总出来的价格指数指导意义也不会太大。
再次,各地煤种煤质千差万别。中国的煤炭分类标准,依据挥发份和粘结指数,将煤炭总共划分为三大类14个小类,每一类煤都有不同用途,笼统的编制一个综合性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可以说不仅没有现实意义,甚至连理论意义都不具备。可能的一种方式是综合考虑煤炭分类及用途,分别编制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以及褐煤价格指数,但既便如此,不同地区同一类煤又会存在水分、灰分、硫分、发热量等区别,而这些区别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煤炭价格。还有一种方式是将各地的某一种煤全部标准化,最后用各地标准化后的煤炭价格汇总出全国的煤炭价格指数,但这种标准化后的价格指数究竟对各地煤炭市场有多大指导意义尚不得而知。
此外,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以半官方的性质编制发布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公立、公平、公正如何解决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目前除了秦皇岛港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编制发布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之外,业内的一些第三方企业也在编制并发布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比如汾渭能源咨询公司编制发布的CR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包括CR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CR中国炼焦煤价格指数和CR中国焦炭价格指数。至于指数运行效果如何,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我们局外人无需加以过多评论。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编制并发布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对于国内煤炭市场的指导意义不大,实用性不强。如果编制这一指数的目的是想像中钢协那样在国际市场树立中国价格,笔者认为也没有必要,有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一个已经足够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进口煤的主要消费地是华东和东南沿海地区,国际卖家最想了解的也是中国沿海市场情况,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恰恰较好的反映了之一市场。这就像我们进口煤炭的时候只需关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离岸价格,而无需考虑澳大利亚国内整体价格一样。
笔者不赞成编制“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或“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但笔者很支持编制一个“三西动力煤价格指数”。
之前笔者已经多次提出有必要推出“三西动力煤价格指数”。原因主要是,随着煤炭产量加快向内蒙、山西、陕西这三省区集中,这些地区煤炭交易量占全国煤炭交易总量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这些地区的煤炭价格也将越来越具有代表性,其变化将更能反映国内煤炭市场整体供求情况。也就是说,全国煤炭产量加速向三西地区集中是编制这一指数的前提和基础:在目前运输瓶颈仍然将产地和中转地、消费地分离的情况下,“三西动力煤价格指数”将能较好的从源头反映煤炭市场供求情况;等到运输瓶颈消失后,将有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而由于全国煤炭供应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该地区的价格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