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最大的经济区,面积为621.59万平方公里,占俄国土面积的36.4%,但人口仅有626万。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已发现的矿物有70多种,煤炭储量占全俄的40%,石油与天然气分布在雅库特与萨哈林两大油气盆地,还找到多处有开采前景的含油构造,木材蓄积量占全俄的26%,另外还有极其丰富的鱼类与海产品资源。这里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尚未充分开发的地区,也是俄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对俄罗斯来讲,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前,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经济虽比叶利钦时期大有改善,但与欧洲部分相比仍要落后得多。由于投资不足,旧生产能力的改造和技术更新十分缓慢,生产企业固定资产严重老化;采掘工业地质勘探普查工作滞后,新探明的矿产储量不能抵补开采量,导致俄罗斯油气产量增速下降;科技进步缓慢,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人口大幅度下降,劳动力严重不足……
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0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选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在会议举行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撰文指出,俄罗斯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缘角度看都是亚太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全融入亚太是俄罗斯未来成功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最重要保证。
2012年5月,普京签署命令,在俄政府中设立远东发展部,该部设在紧邻中国的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该部部长伊沙耶夫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俄罗斯当前的目标是集中力量,推动俄远东社会、经济实现进一步大发展,最终使远东成为俄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中心。
通过发展远东,带动俄东部地区(西伯利亚与远东)发展,这将成为普京新任期内俄国家战略构想中的一个重要內容。俄这次用了4年的时间、花了210亿美元精心筹备了APEC会议,其目的也十分明确:向世人宣示俄远东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使其不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为积极与亚太各国合作作好准备,使远东成为俄“走向世界”的前哨,连接亚太地区的重要接口,并以此次APEC会议为契机,将使俄远东开发与开放进入一个采取切实行动的新阶段。这对作为俄近邻的中国尤其是东北三省来说,参与远东地区的合作有了良好的机遇。
中俄区域合作有利因素在增加
对俄罗斯来讲,它今后的经济发展,能否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到2020年能否成为世界5大经济体,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普京曾于2000年7月,在《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发展前景》会议上做过一个题为《俄罗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远东》的讲话,他说:“如果近期我们不做出现实努力,那么,要不了几十年,甚至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居民就将基本上说日语、汉语和朝鲜语了。”他还强调指出:“远东和后贝加尔湖地区占全国领土的40%,单是这个事实就说明了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根本改变我们在远东的政策。这不应该是俄罗斯联邦个别主体的政策,这应该是俄罗斯国家的政策。”普京在2012年3月当选总统后更强调指出,发展远东是俄罗斯“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
俄罗斯加速开发与开放东部地区,是推动这一地区今后发展重大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俄罗斯国内与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西伯利亚与远东参与紧密的国际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俄也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世界经济与贸易重点已日趋转向亚太地区,俄罗斯必须做好准备,使其东部地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西伯利亚与远东和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
而俄罗斯要进入亚太地区,加强与这一地区国家的合作,就首先需要借助中国这一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目前中国不仅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并且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动机。这几年来,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中的一半是依赖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看,20多年来,经过中俄双方努力经贸合作已达到一定水平,2011年贸易额达到创纪录水平的792.5(俄方统计为835)亿美元,但总体水平不高,仅为同期中美、中日与中韩贸易额的17.7%与23.0%与37.0%。另外,中俄贸易结构单一,相互间的投资模甚小。
对中国来讲,东北三省,在实行沿边发展战略,加速对外开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这样,既可加速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又可对推动亚太地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中国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还有不少开拓的空间。这里还要指出的是, 俄罗斯于8月22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后有利于中俄在2015年前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之前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从国际大环境看,中俄两国与美国战略利益的不同,因此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矛盾与分歧难以消除,地缘战略的争夺、挤压与反挤压、遏止与反遏止等方面的斗争将会加剧和长期存在,中俄两国都是美国可能遏制的对象。在这种国际格局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高层与主要智库,对中俄业已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俄总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了大的提高。中俄在战略利益上较为接近,两国在重要国际问题有共识,如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建立公正民主的国际新秩序等。这些因素使中俄更加认识到两国间存在着长期的共同的战略依托,在大国关系中中俄双方都把对方视为取得有利地位的主要对象。
推动中俄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
中俄区域合作领域十分广泛,如能源、林业、劳务、农业与旅游等。但从俄远东与中国东北三省的特点与两国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来看,重点可以放在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应重视科技领域合作。据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俄经济发展部部长顾问叶夫根尼。霍图列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区域技术合作是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另一动因。他认为,技术合作对亚太地区先导性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从基础设施完善、农业增产到科技创新等都离不开相互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据悉,俄罗斯为了进一步加强技术合作,将在新西伯利亚建立国家级科技开发中心,作为亚太地区技术合作的基地。
从国家层面讲,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转型、经济现代化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与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本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与增加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有着很大的潜力。从地区层面讲,东北三省调整与改造工业的一项共同性任务是,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为此,必须依赖先进的科技,靠领先的科技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来牵动工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就达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而上述目标的实现,单靠东北三省和国内自身的科技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对俄科技合作。
中国在一般民用科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大量自主产权,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它对全部制造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5.5%.俄民用技术较落后,但在航空、航天、军工等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特别要指出的是,俄为了实现经济现代化,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并确定今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是:航空航天领域,造船业和能源动力领域,还有发展信息、医疗和其他高新技术领域。
这说明,中俄在科技合作方面也存在互补性。在这一领域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实现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要求。
二是加强交通运输网络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俄罗斯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较为落后,《俄罗斯联邦远东和外贝加尔1996—2005年及201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专项纲要》指出:“远东和外贝加尔占俄罗斯疆土的40%,交通运输网欠发达。这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全国的平均数相比,按1万平方公里计算,该地区公共使用的铁路经营长度比全国少2/3,硬面公里比全国少4/5.”
2006年3月22日,普京在中俄经济论坛上谈到加强两国区域合作问题时指出:“地区合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发展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立边境贸易综合体、过境站和过桥通道。我们希望,无论是俄罗斯的还是中国的企业家应把现钱投出来建设基础设施。
在分析中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合作问题时,特别要强调的是应加强边境口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黑龙江省来说,它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接壤,接壤的边境线长达3040公里,占中俄边境线总长度的74%,并拥有一类对外贸易口岸25个。黑龙江省不仅是我国对俄贸易的主要省区,还提出将全省全力打造成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黑龙江省对俄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其重要性日益明显,而目前的运输条件还难以满足需要。
三是能源合作。这方面的合作项目尽管主要由政府和大公司参与,但与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省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领域的合作范围很广,不只是油气,还有电力、煤炭、核能等。油气开发项目,不仅在上游合作,并还可在下游进行合作,俄方准备在中国一些地区开设加油站。另外,能源技术合作也是一个内容。再说,能源合作项目有大有小。所以,东北三省应该在这一领域做出努力。
四是农业合作。俄罗斯远东人烟稀少,空旷肥沃的黑土地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有近50%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俄准备进一步加大农用地的出租规模。在回应各国投资者关注有关农业开发问题时,普京在这次APEC会议期间明确表示:“开诚布公地说,我们希望少购买些商品,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来发展俄罗斯农业,大量尚未开垦的农业土地,是我们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中国长期来向俄罗斯出口大量农副产品,看来今后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农业合作重点是投资开发农业。应该说,中俄加强农业合作,不仅对改善俄远东地区农副产品的供应有重要作用,而且,如果合作得好,对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提出了中俄合作的四个重点领域,但与此同时亦不能忽视货物贸易。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中俄两国货物贸易的品种结构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即俄以出口原材料为主导,而中国向俄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各种消费品。从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贸易结构来看,亦说明这一点。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服装、鞋类、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主要份额,占比达50%以上。
可能面临的问题
上面我们主要分析了对促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中的一些有利因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合作过程不会一帆风顺,矛盾与摩擦难以避免。从长远来看,充实与发展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济合作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中俄经贸关系今后将会有大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两国在经贸领域的摩擦将增多。
本世纪的头20年,中国作为大国快速发展,国际经济摩擦由原来的隐性阶段进入了显性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在国际关系中的经济摩擦增多是十分自然的,与俄罗斯亦不例外。特别要考虑到,俄罗斯是个变数多的国家,出现问题,应冷静地、理智地和大度从容地去对待。
俄罗斯有不少人士十分顾忌在经济上对中国过多的依赖,担心在作为其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受到中国的排挤。2009年12月14日,中、哈、乌与土四国领导人,一起开动了“世纪管道”。作为中亚国家主要产油国的哈萨克斯坦,2011年向中国出口1121.10万吨,中亚国家大部分石油从俄罗斯里海油管输向欧洲。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可能会刺激俄罗斯。这里有必要谈谈2011年10月普京提出的“欧亚联盟”战略,我认为,“欧亚联盟”其实质是以俄、白、哈关税同盟为基础,在争取更多独联体国家参与下,构建横跨欧亚大陆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普京提出的“欧亚联盟”战略后,吉尔吉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即表示赞同,这样在中亚与中国接壤的哈、吉、塔三国,就有可能向西开放、发展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面临挑战。俄、白、哈关税同盟启动后,这三国的关税水平均有提高,使我国新疆对哈的出口立即下降了约30%。还应看到,在“欧亚联盟”战略和由俄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正在推进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中国与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功能可能会弱化。这是因为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大部分重叠与经济功能局部重合,中国不是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从而中国商品进入该地区市场可能遇到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上合组织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受阻与被边缘化,面临更多的挑战。
在分析中俄经贸关系前景问题时,不能忽视中日韩三国建立自贸区“FTA”的构想。2012年5月13日三国领导人在北京就在今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中日韩投资协定。2010年,三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19.6%,贸易额占国际贸易总额的18.5%,目前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中的水平并不高,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就占东北亚区域内贸易的比重就达90%.在上述情况下,随着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深化,特别是一旦FTA形成,如果中俄经贸合作机制没有重大创新,不能抓住此次APEC会议的有利时机,那么中俄经贸合作将会面临更多挑战。
至于中俄双方特别强调的相互增加投资问题,一直是两国经贸合作中的一个主要弱点,坦率地讲,投资合作未能取得大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能否改善投资环境。俄有时缺乏双赢的思想,过度地强调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在能源合作特别在输油管道问题上表得尤为明显。
中俄在发展经贸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解决只能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增进相互了解、增强互信与加强立法等途经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