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以的罪过归在产能过剩上似乎是有点说不过去
如果说2012年钢铁行业关键词,产能过剩,行业亏损等绝对居中之首,然我们在感叹为何钢铁行业全行业面临亏损的同时,是否思考下我们是否被带入了惯性思维,比如说高价铁矿石挤压行业利润,比如说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供需矛盾加剧,钢铁行业生存条件艰难等。
然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比如产能过剩,我国钢铁产能真的严重过剩么?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的螺纹钢产能利用率全年平均为87.71%,按照2012年11月16日工信部人士的说法,暂且认为我国目前钢铁行业的产能为9亿吨,那么87.71%的产能利用率,即我国的产量应约为7.89亿吨,而2012年全年粗钢产量只在7.2-7.3亿吨左右。与7.89亿吨的产量相比,仅有0.59亿吨的过剩产量,过剩率为7.5%。显然,产量过剩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想当然认为的“严重”程度。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人均钢铁产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我们国家目前拥有人口13.5亿人,那么需要的钢铁产量就应该为9.64亿吨,也就是说,目前我们9亿吨的产能并不能够满足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更何况目前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并无法达到100%,甚至连90%都无法达到。如此可见,把所以的罪过归在产能过剩上,似乎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另一个方面,我们来看国内最大民营钢企沙钢。2012年,在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困难和考验的情况下,江苏沙钢集团加快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奋力搏击市场,生产经营取得了新成果:全年销售收入2180亿元,同比增长约5%,实现利税超过50亿元。沙钢连续四年进入世界500强,位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2012年沙钢所取得的创新高业绩的欣喜与国内钢铁全行业亏损的悲怜是否恰如冰火两重天?
有个词语叫“相形见绌”,只要有可以对比的对象,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沙钢独树一帜的成功绝对不是运气使然,也绝对不是所谓的有水分虚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面对钢材市场销势不畅,面对企业增本减利因素急剧增加,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严峻挑战,沙钢坚持实施“创新、转型、提升”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提升“效率效益”这一中心,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指标水平,千方百计搞活生产经营,努力实现降本增效。对比沙钢的运筹帷幄,国内钢企是否开始无地自容呢?
沙钢充分发挥工艺装备大型化、品种结构多元化、生产组织专业化以及区位条件独特和科技研发力量强大等优势,进一步强化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市场适应和盈利能力;沙钢坚持创新思维,先人一步,在转型升级中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市场结构,在结构调整中力推企业转型升级。这些不都是我国钢铁行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么?
只不过我国国内钢铁行业力量分散,不集中,虽待转型,但不知从何做起。笔者一向坚信成功可以被复制,沙钢的成功很值得大家借鉴学习,毕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思变、不创新确实很难跟得上前进的步伐,国内钢企急需改革、创新、思变,才能走出重重亏损的泥潭。如果说2012年是裹足难行,那么2013年我们期待国内钢铁行业涅盘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