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相关行业 » 建材要闻 » 正文

家居卖场过剩 高租金绑架下建材商家普遍亏损

日期:2013-09-29    来源:搜房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3
09/29
16: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家居 建材

  普陷亏损

  眼下,虽然各大家居建材卖场已展开诸如促销、降租、电商等多重渠道突围,但仍然掩盖不了惨淡的行业现状。国美电器原董事局主席陈晓投资的名巢靓家上海旗舰店就在开张半年后关闭。

  外资建材商更是败走中国。以全球最大的家装用品零售商家得宝公司(HD)为例,已经关闭多家卖场。百安居同样未能“幸免”。最高峰时在中国曾开出60多家店,两年后却关掉了20多家店,其余门店在面积上也有所缩减,在中国市场也连续多年亏损。盈利状况不佳是百安居收缩的最大原因。

  卖场过剩

  值得玩味的是,淡季之下,家居建材卖场扩张的步伐丝毫未减。

  近几年,家居建材卖场扩张步伐的速度前所未有。全国家居卖场总面积已超过4000万平方米。统计显示,单在上海,就有约120家家居卖场门店。按1万平方米年销售1亿元计算,目前国内市场年销售2000亿元,也就是说,只有2000万平方米的卖场就足够了,这意味着有将近50%的卖场过剩。

  一位本土建材卖场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亏钱也得扩张,因为只有开店才能提高一点租金。”

  扩张背后

  市场需求减弱,门店效益猛降,为何这些连锁卖场还要硬着头皮扩张?

  “靠租金赚钱是目前卖场绑架商家的捷径。”沪上一位知名建材企业高管一语道破其中的“潜规则”。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上海,有卖场的租金每平方米已近300元。在北京,有些卖场100平方米的店年租金将近60万元。

  目前,卖场的租金已成为建材经销商的不可承受之重,有报道称,这些家居卖场中约60%的经销商都处于亏损状态。而上述建材企业的高管对记者称,“60%可能还是保守说法,实际亏损的经销商应该远不止这个比例。”

  “其实单个卖场的租金涨幅对我们这种大企业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是这几年来,家居卖场的数量暴涨,我们的租金总额也就一下子涨上去了。”该人士说。

  上述高管对记者透露,卖场与地板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往往要求企业品牌入驻卖场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如果商家不愿意进入新开的某一卖场,那么,以后也将失去进入这个连锁卖场的其他机会。比如,这个卖场若是再开店,这个品牌就无法进入,即便进入了,品牌也不能优先选择摆放权。作者:夷施

  圣象集团营销总监王晓宇对记者称,尤其对于大品牌来说,必须硬着头皮进卖场,而且越高级的卖场越得进,但是高级并不意味着就能赚钱,反而可能更难赚到钱。“这也是大品牌的无奈,渠道是越多越好。电商这种低成本模式要拓展,建材卖场这种高成本模式也不能丢。”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