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煤码头加快建设,明年将试投产,码头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年,拥有5-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5个,四翻式翻车机2台,煤炭堆存能力达350万吨。华能煤码头的投产将促使曹妃甸港煤码头运输能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11月26日,记者在曹妃甸港区看到,华电煤业的5000万吨煤码头也在加快建设,预计明年或后年投产。而今年七月份,秦港旗下的曹妃甸港煤二期码头已经投产,设计能力同为5000万吨,目前,已经发运煤炭40多万吨。到2018年,预计曹妃甸港煤码头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2.5亿吨。
此外,今年一季度,京唐港新投产了一个装船能力为3650万吨煤码头。从今年一季度到2017年年底,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我国唐山港口群新增煤炭发运能力1.86亿吨。
煤炭运输畅通 船等货时间缩短
尽管下游煤炭需求不旺,港口能力过剩;但按照码头建设规划,我国北方港口煤码头将继续扩能建设。除曹妃甸港以外,黄骅港设计能力达1亿吨的煤五期码头将展开建设,工期大概3年。到2019年,环渤海港口将较2014年年底新投产煤炭运输能力2.86亿吨。北方港口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9.76亿吨。环渤海港口新投2.86亿吨煤码头,能够配套增加大量的设备、设施,以及将近25个煤炭装船泊位,大幅提高港口运输能力,加快煤炭周转,缓解用煤旺季时的煤炭紧张局面。
等到新煤码头陆续投产后,新、老煤码头一起发力,必然促使北方港口整体运能提高,船等货、等泊时间缩短。在下游煤炭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拉煤船舶到达北方港口后,基本能够做到不用等待泊位,就可以直接靠泊装货,船舶周转加快;除非出现持续恶劣天气,否者的话,环渤海港口难以再现压船现象。海上煤炭运输瓶颈的逐渐打开,将使运输更加畅通,直接影响海运费的上涨。
港口运能提高 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加大
截止今年年初,北方港口煤炭发运能力为6.9亿吨,略高于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水平。受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煤炭需求出现减少态势。今年,预计南方沿海地区煤炭需求较去年减少1.2亿吨,其中减少进口煤7000万吨,减少国内煤炭5000万吨。而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增长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注重内涵型转变,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放慢,大量小火电、小水泥等高耗能企业被关闭,用电量增速回落。此外,我国清洁能源占比增加,特高压、水电提速,沿海火电压力将减轻,煤炭需求下降。
尽管新建大批煤码头,可以促使北煤南运大通道更加畅通,用户采购煤炭更加方便、快捷。但在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格局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对煤炭市场的运行也有不利的一面。北方港口煤炭运能提高过快,远远超过下游实际需求水平,煤炭需求和供给此消彼长,不但造成部分港口运能过剩,设备、设施闲置,而且加剧了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直接遏制了煤价的反弹。
港口竞争白热化 煤价预计保持低位
北方港口运煤码头中,黄骅港主运神华神混、准混煤,天津港主运内蒙煤炭和神华煤炭,曹妃甸港以中小户贸易商和蒙煤为主;而秦皇岛港主要发运晋北大同、朔州以及伊泰、蒙泰等大矿煤炭。未来几年,北方港口运能增量过快,已经高于下游实际需求水平,促使北方港口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港口之间对日益减少的用户以及“三西”优质煤炭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结构改善,鼓励东南地区使用来自外省的特高压电力,减少本地煤炭消耗;同时,核电、水电、光电也在积极发力,替代了大量煤电,减轻了火电压力。根据部署,我国将促进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煤炭行业供大于求局面将继续扩大。
今年,随着国家频频出台宏观“微刺激”政策,宏观面将有所改善,基础设施投资提速,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但是,煤炭需求不见起色,出现负增长。与其相反的是,北方港口煤炭运能逐年提高,甚至以每年5000万吨高速递增,促使煤炭供给和外运能力已远远超过下游实际需求水平,南方沿海地区煤炭紧张不再出现;加之低廉的进口煤继续冲击国内市场,加重了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未来2-3年,预计北方港口煤炭平仓价继续保持低位,煤价在发煤企业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