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力度仍不足

日期:2016-01-29    来源:新浪美股

国际煤炭网

2016
01/29
13:5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矿行业 煤炭供应 煤炭需求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眼下诚可谓多事之秋。人民币缓缓贬值,政府每个月都大量消耗外汇储备来稳定货币汇率。政府正在努力引导经济从投资导向型转向消费导向型,但是至少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成功证据。在这变数多多的时代,中国煤矿的日子尤其难过。

Oilprice.com刊文指出,中国的国有企业都被广泛公认为效率低下的。事实证明,作为中国国家主干的指挥与控制模式是无法创造出高效的企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正在对很多行业进行整合,试图从规模经济获得帮助。与此同时,中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也进一步迫使他们采用当前的策略,而这对于煤矿行业却注定是一剂苦药。

最近,中国宣布将斥资约46亿美元,在未来三年内关闭小煤矿,重新安置大约100万劳动力。糟糕的空气质量使得政府备感尴尬,他们不得不采取多种手段解决问题,而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政府认为煤炭供应过剩,希望减少该行业的企业数量,让供需重获平衡。

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中关闭4300个矿场,减产7亿吨。这段期间内,他们将不再批准建立新矿。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计划,但现实很可能要比政府预想和希望的困难得多。

首先,这些煤矿许多都很小,关闭它们也不见得能够真正让供需恢复平衡。中国煤炭需求2014年下滑2.9%,而2015年由于经济增长减速,预计还将进一步下滑4%。在过去五年当中,中国减少了5亿6000万吨产量,关闭了7250个煤矿,现在还剩下大约1万1000个。

中国当前的每年过剩供给大约有20亿吨,而伴随国内需求的缩水,这一数字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行动,其力度很可能是远远不够的。

遗憾的是,这一关闭煤矿的计划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北京的空气将继续处于危险状态,含有不少致癌物质。

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中国燃烧大量的煤炭来生产大量的钢铁,这些钢厂对应的环保规定都是严重过时的——如果还有环保规定的话。还有,污染既然已经造成,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只能等待大自然自己慢慢解决问题——哪怕所有的污染源现在就立刻切断,这个过程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

整体而言,中国只是向着合适的煤炭行业规模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很小。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一个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还靠煤炭来满足的国家之内,想要消灭污染就必须付出大得多的努力,而绝非关闭一些最小的矿场那么简单。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