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七省份化解煤炭产能总量超3.6亿吨

日期:2016-03-22    来源:中国电力报

国际煤炭网

2016
03/22
08: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行业 煤炭去产能 煤炭产量

在经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后,煤炭行业正期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获得新的动力。

国务院出台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纲领性意见中明确,力争用3到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在此背景下,各地陆续明确了煤炭去产能目标,寄望能够拯救深陷泥沼的煤炭行业。

7省份压缩产能超3.6亿吨

从中央确定将设立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煤炭、钢铁去产能工作后,各地密集出台了去产能规划,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记者对已公布去产能目标的省市区进行了统计,截至目前,重庆、贵州、甘肃、山东、内蒙古、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公布了具体去产能目标,压缩煤炭产能分别为2000万吨、7000万吨、1000万吨、1000万吨、1.2亿吨、1亿吨、3000万吨。7省份合计压缩煤炭产能高达3.6亿吨,去产能力度远超预期。

在上述省市区中,山西、内蒙古还未出台去产能意见,但都对去产能目标予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包满达表示,3到5年时间将关闭280处年产60万吨的煤矿,大概1亿2000多万吨产能;山西省长李小鹏也公开表示,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削减煤炭产能1亿吨左右。

此外,河南近日也公布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解困的意见》,其中提出积极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但具体压缩煤炭产能的目标并未提及。据了解,河南省2015年煤炭产量在2亿吨左右。

对照煤炭产量来看,煤炭大省陕西尚未公布具体的去产能目标,而2015年陕西煤炭产量超过5亿吨。

在有具体压缩产能目标的7个省份中,山西和内蒙古去产能目标均超过了1亿吨。在陕西未公布具体目标的情形下,贵州的7000万吨成为煤炭去产能第三大省份。

贵州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15年贵州原煤产量为1.7亿吨,压缩7000万吨的产能占其原煤产量的41%,去产能力度居各省份之首。

在探究贵州煤炭去产能政策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贵州在省内启动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提出2013年关闭煤矿25%、2014年关闭35%、2015年关闭40%。

或许正是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与贵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让贵州煤炭去产能力度如此之大。

7省份化解3.6亿吨煤炭产能,若再加上陕西的去产能目标,这将无限接近国家提出的“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的目标。至少从数字上来看,煤炭去产能的总量将很快达到国家的预期。

僵尸企业成众矢之的

对已出台去产能意见的省份梳理过程中,记者发现,各省份均重点提及要处置僵尸企业。

其中重庆提出,要去除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等无效资产,企业集团内部也要处置一批,兼并重组一批,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一批,破产关闭一批。

贵州的政策更为严厉,将逐步取消对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的财政补贴。金融政策上,对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解决困难。

甘肃出台的供给侧改革意见中,也明确要处置和关停一批没有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低效占用宝贵资源,特别是依靠财政“输血”、银行贷款存活的僵尸企业。

山东省经信委的消息也显示,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任务。率先从煤炭行业入手,推动一批无效产能退出市场,目前80%的僵尸企业已经停产。

上述四省份,均已有“高额”的煤炭去产能任务。深陷困境的煤炭行业目前是僵尸企业的重灾区,而加快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和退出成为这些省份面临的一场攻坚战。

在此前,对于煤炭行业的僵尸企业,习惯的做法是:银行为防止坏账增加,不得不继续贷款给它们;地方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发展、防止人员下岗,也不愿意让这些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但国务院出台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意见中,明确提及要“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对于减少的数量,此前《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这意味着一多半的煤炭企业将退出市场。

此种情形下,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将不可避免。业内人士曾预测,今年煤炭行业将会出现大面积的僵尸企业关闭和重组潮。

奖补资金缓解退出风险

“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在3月16日两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供给侧改革问题时,明确表示煤炭去产能过程中将确保奖补资金到位,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人员安置问题,也是各省份去产能意见中的重点。内部安置、外部转岗、扶持创业,内退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各省份也在穷尽所能的对富余人员进行分流安置。

于煤炭行业而言,人社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将有13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放在任何一个行业,这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于1000亿奖补资金的安排,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明年将分别安排五百亿,根据地方完成去产能情况给予支持,奖补资金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考虑安置职工人数、当地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

记者初步估算,按照钢铁、煤炭去产能中需要分流安置人数为180万人计算的话,1000亿奖补资金相当于每个安置人员可以均摊到5.5万元。但据两会期间人社部透漏的信息来看,奖补资金肯定不会平均分配,基本确定将采用基础奖补再加阶梯式奖补的办法。

业内专家认为,与产能挂钩的分配形式将提高地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积极性。各地目前密集出台煤炭去产能目标,或许也与此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1000亿元均摊到每个安置人员身上也只是5.5万元,对于煤炭行业分流安置的130万人来说,地方政府、企业在配套资金上的支持将至关重要。

这一点,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也特别强调:“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