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家煤企会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4 1”会议,四企业决定将6月下水动力煤价格普遍上调10元/吨。价格上涨后,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长协价格为402元/吨,时隔9个月吨煤价格重回400元水平。
调价基于供需结构调整
据国家发改委5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四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0.1亿吨,同比下降6.8%;铁路煤炭发运6.2亿吨,同比下降10.4%;进口6725万吨,下降2.5%。4月末,煤炭企业存煤1.2亿吨,同比下降4.9%。
作为传统的需求淡季,下水煤价格却在4月至5月持稳、6月上涨,业内普遍认为主要受益于国内煤炭企业严格执行限产政策。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形势决定价格调整,此次调价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主要考虑是供应端收紧,同时也受需求端季节性小幅增长预期影响。尽管5月六大电厂耗煤量较去年同期降幅超过10%,但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六大电厂煤炭日耗明显增长,补库需求一定程度上将支撑煤价。
记者了解到,四家煤企从2月份开始上调下水煤价格,煤价触底反弹。以神华5500大卡下水煤长协价为例,已经累计上调20元/吨。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供给侧改革下,动力煤供给量的有效缩减有利于煤价的稳定,而连续十期的环渤海指数持平,将不利于煤价的预期方向。因此,主动涨价是僵持下的动力煤价格的唯一选择,此次“4 1”会议决定集体上调价格,不失为煤市僵持状态下动力煤价格“以涨保价”的最好选择。
“与以往的‘挺价’相比,此次四大煤企涨价底气更足。”内蒙古煤炭交易市场分析员刘永丽对记者表示,“四大煤企涨价得益于市场供需结构不断改善的大背景。”受今年年初春节放假、两会生产受限等因素影响,一季度产地库存水平明显低于去年同期。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进程加速,主产地严格276工作日制度与煤企退出奖补资金政策并用,自执行以来,主产地煤炭产量收紧力度加大,政策执行后效果鲜明。在需求低位平稳运行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开始上涨,也开启了由产地市场传导影响下游市场的序幕。
同时,她分析指出,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利润缺失挤出大量贸易商,随着准池铁路开通及朔黄线对外开放,降低了煤炭到港发运成本,大型煤企对市场的占有率明显提升,上调煤炭价格底气倍增。此外,四大煤企提价也基于煤炭产品本身的价值回归以及煤炭企业扭亏的诉求。
涨价不可持续
据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6533.2亿元,同比减少14.8%;利润总额仅9.6亿元,同比下降92.2%。另据海关总署统计,1-4月全国仍进口煤炭6725万吨。
为帮助煤炭企业脱困,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开始,3-5年内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今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8项去产能配套政策文件助推相关部门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有这些政策保障,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市场全面逆转尚未显现。一方面国内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我国煤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严重不足,后期国内煤价格走势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限产政策的执行力度。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四大煤企忙着调价,对煤炭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煤炭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并未改变,也看不到这种涨价的可持续性。”他直言,四大煤企的调价行为很可能是“白忙活一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煤炭消费9.1亿吨,同比下降3.7%。另以秦皇岛港为例,近期港口库存与铁路调入量的高位基本同步,随着调入量显著减少库存快速消耗,6月2日秦皇岛港库存已消减至426万吨。业内人士因此对记者表示:“煤炭需求下降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改变,即便市场希望港口煤价看涨,但港口库存与下游需求情况并不能长久支撑煤价上涨。”
此外,林伯强表示,如果276工作日能够保证执行到位,对市场的影响将远大于煤炭企业上调煤价。中国煤炭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立新则对记者表示,政策调控虽在短期内对煤炭价格有影响,但长远看来,市场作用可能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