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网站5月11日公布了2018年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情况。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为522.78元/吨,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调,环比降幅4.35%,同比涨幅2.48%,同比涨幅有所收窄。
分省来看,4月电煤价格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广西、江西及湖南,分别为745.06元/吨、691.16元/吨、668.5元/吨,环比分别下降1.59%、6.56%、7.04%,同比分别上升4.95%、0.13%、1.73%。
从环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冀北(-8.25%)、湖北(-7.83%)、上海(-7.3%);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云南(6.05%)、蒙东(1.51%)。
从同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陕西(-5.49%)、蒙西(-3.82%)、宁夏(-1.43%);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新疆(28.89%)、黑龙江(11.36%)、吉林(9.18%)。
4月份,
动力煤市场正式步入淡季,一些电厂开始陆续检修,电煤需求在节后恢复正常后基本上呈现逐步回落态势,电厂购煤也比较消极,不论是中转港还是产地煤价均加速下跌。
5月份,国内动力煤消费进入淡旺季交替的关键时期,虽然大型煤企当月长协降幅较大,但部分产区煤价、公路运价主动探涨,而沿海火电厂日耗居于高位,港口场存增加有限,结构性缺货加重。中泰证券分析师李俊松认为,5月过后逐渐进入暑期旺季,动力煤价格有望开展季节性反弹,未来三个月预计煤价将呈现向上趋势。
受益于较高的煤炭价格,煤炭行业的好日子还在延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27家煤炭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合计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和235亿元,同比增长5.5%和3.4%,环比2017年四季度分别增长46%和55.1%。
电力行业则是另一番景象。在38家上市电企中,有16家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9家电企净利润同比下滑,只有3家电企净利同比有所增加。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在电煤价格同比继续提高、市场化交易导致电价下降等因素共同影响下,
煤电企业经营形势仍然较为严峻,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仍然整体亏损,亏损面接近50%。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将分两批实施降价措施,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的目标要求。
其中,第一批降价措施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自2018年4月1日起执行,包括全面落实已出台的电网清费政策、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等。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煤炭此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总体对煤炭行业来说是利好。原因在于,首先,这一电价调整方案里,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未做调整,从发电的成本和收益来看,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是中性的。其次,由于降低了一般工商业终端用电价格,工商业企业的用能成本将会下降,企业效益会相对提高,进而提升国内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生产积极性,最终的效果是可能带动用电量和发电耗煤量增加。因此,从总体来看,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对煤炭的影响偏向于利好。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日前表示,针对当前发电企业尤其是煤电企业持续亏损局面,重中之重是确保电煤价格回落并稳定在绿色区间运行。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季度电煤价格虽季节性回落,但也仅至上年年中水平,且市场平衡较为脆弱。建议加大市场有效供应与加强市场规范监管并举,有效保供降价,避免电煤价格再次出现大起大落,对相关上下游行业经营造成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