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数据,今年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2672.6万吨,同比增加2680.0万吨、增长了26.9%;其中,4月份进口煤及褐煤3094.8万吨,同比增加了564.9万吨、增长了22.3%,环比增加了311.5万吨、增长了11.2%。
今年以来进口煤炭的逆限制进口措施、逆消费需求、逆国内煤价走势的超常增加态势,使得优化和调控进口煤炭已经刻不容缓,相关企业要坚信政府有关部门有能力、有办法限制煤炭进口总量,而不是挑战政府有关部门的意志和决心。
首先,四年来控制进口总量的战略导向不曾改变。2017年7月份以来,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积极有效的调节煤炭进口,大大提升了煤炭供给质量,在保障全国煤炭稳定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期间,尽管我国进口煤炭相关政策多次调整,尽管我国的煤炭进口量逐年递增(2017年2.7亿吨、2018年2.8亿吨、2019年3.0亿吨),但是限制甚至压减煤炭进口量的整体战略导向始终未变。
今年,从3月初开始就陆续传出各地方海关限制煤炭进口量的消息,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但是从前四个月的煤炭进口形势看,煤炭进口总量的赶超之势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国内保供能力已经显著增强,具备了削减进口煤炭总量的基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通过主管部门的不断努力,国内动力煤市场在经过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的“供不应求”阶段、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供求适配”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供求宽松”阶段,2019年下半年各种购销方式的动力煤价格普遍呈现下行态势,而且均已进入多方认可的“绿色区间”,表明国内动力煤的保供能力已经显著增强,使我们具备了削减进口煤炭总量的基础。
第三,当前国内动力煤价格大多已经跌入蓝色区间。今年春节过后,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阶段,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各级政府“保供”的号召,克服困难,提前组织复产复工,煤炭产量迅速释放;但是由于疫情造成动力煤消费持续萎缩,导致国内动力煤市场的买方市场倾向不断增强,各种购销方式的动力煤价格大幅下挫。
目前,北方港口平仓的5500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为529元/吨、同比下降了33元/吨,神华集团外购长协价格为470元/吨、同比下降了150元/吨,5月8日CCTD发布的现货动力煤价格为475元/吨、同比下降了145元/吨。
也就是说,目前除年度长协之外的动力煤价格均已降至蓝色区间、甚至已经进入红色区间,现货煤价更是跌至2016年9月份以来的低点,煤炭下游行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得到极大提升和保障,从而为我们削减进口煤炭总量创造了条件。
第四,减轻对国内煤炭供应链的冲击。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动力煤供求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除背景下,进口煤炭的逆势增长,正在使得国内煤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遭受更大冲击,今年1-4月份主要铁路和港口煤炭发运量均出现大幅度减少,能力闲置、资源浪费、经营困难等问题愈加突出。
来自CCTD的数据显示,1-4月份大秦线的铁路煤炭运量为1.17亿吨、同比下降了18%,能力利用率从去年同期的95%左右降至77%左右;1-4月份北方四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黄骅港)的煤炭发运量为1.63亿吨、同比下降了23.7%,能力利用率从去年同期的81%左右降至62%左右。
上述状况,迫切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进口煤炭的贸易和消费企业优化和调控煤炭进口数量,以更好地发挥或调动国内铁路和港口的煤炭发运能力,使其与煤炭生产和消费等密切相关行业共渡难关。
第五,要避免进口煤炭寅吃卯粮的现象重演。各地方海关对煤炭进口工作,应该树立全局意识、建立底线思维,强化限制煤炭进口相关措施的刚性,及早引导进口煤炭的贸易和消费企业使用进口煤炭配额的计划性、前瞻性,力争实现全年煤炭进口量的均衡性和稳定性,避免前高后低、前多后少的“寅吃卯粮”现象重演,进而出现像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对第四季度、特别是对11、12月份煤炭进口量采取极端限制措施,再现伤害国内动力煤市场供求关系的状况。
最后,缓解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今年以来,受煤矿开工时间推迟、煤炭产量和商品煤销量整体减少、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减弱,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问题突出。特别是部分老矿区、老煤矿扭亏并未脱困,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一些煤矿缓解采掘失调、补还安全生产欠账、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的压力大。
CCTD认为,立于当下有必要通过优化和调控煤炭进口量,刺激和增加国内煤炭消费和需求,以缓解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为煤炭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