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煤炭价格机制,全面推进中长期合同,预计明年电煤将全部签订长协合同,未来将有进一步举措,保证市场供应,并避免煤炭市场价格再次出现非理性上涨和下跌。
对于煤炭和煤企来说,未来很可能类似于水电、火电等公共事业板块,产量、利润空间可能相对稳定,“煤超疯”也即将成为历史,而在产业链话语权相对较弱的中小煤企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段时间,煤炭价格大涨,电企成本大增、原料不足,多地用电出现紧张情况。8月下旬至10月19日,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一路从810元/吨附近涨至2500元/吨以上,涨幅超200%。
从10月19日至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声、发文共计20次。随着一系列针对煤炭保供稳价举措和行动的开展,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煤炭现货价格快速下降,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连续数日保持在1150万吨以上,比9月底增加了近110万吨,最高达到1172万吨,创近年来日产量峰值。11月,全国煤矿产能再次得到释放,预计11月10日前,每日煤炭产能将达到1200万吨/天,到11月15日供暖季开始后,全国煤矿库存将达到1.3亿吨,煤矿开始顶仓,社会存煤逐渐恢复至往年同期,煤炭价格企稳并已回归理性区间运行。
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已经开展了多轮测试和试运行,将于11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更好发挥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市场“压舱石”作用,监督督促合同双方履约,并对违法违约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
国家全面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保证煤炭市场供应和煤价稳定的决心不容置疑。
对于煤企而言,受益于煤炭价格的疯狂上涨,赚的盆满钵满,但未来,煤炭成为类似于水电、火电等公共事业板块,其产量、利润空间可能相对稳定,且煤企的重组步伐也将加快。
截至目前,已披露第三季报的36家上市煤企中,34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一半企业实现翻番,其中,陕西黑猫前三季度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6262.04%,暴涨63倍,成为市场“宠儿”。
其他煤炭企业的业绩也表现突出。昊华能源前三季度净利润12.87亿元,增长1145.99%;云南省最大的焦化企业之一,云煤能源前三季度也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926.19%;兰花科创同期净利润为14.07亿元,同比增长474.61%。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三季度煤炭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72倍,增速较二季度明显加快,今年1-9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1.72倍。
值得注意的是,煤企盈利分化严重。其中,排名第一的中国神华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407.51亿元,是第二名(陕西煤业)的2.8倍,具体看来,陕西煤业与中国神华相差265亿元。另外,除去亏损的安源煤业,郑州煤电、ST平能三家企业,排名末位的辽宁能源净利润仅0.08亿元,与中国神华相差逾400亿元。
据了解,部分煤企并没有赚到与煤价涨幅相匹配的利润,超出了部分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产品以长协方式,与下游电厂签订,而长协价又显著低于期货和现货价格。
因此,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扩产、增加市场煤比例,提高市场话语权或者拓展煤化工产业链,成为增加利润的主要方式。未来,那些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有新增产能投放或者向下游煤化工拓展的煤炭企业才能掌握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导权,优胜略汰和兼并从重组将成为未来煤炭行业的主导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