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这里植被稀少、土地贫瘠、一年四季风沙肆虐,38年后,这里青山绿水、景色宜人,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与陕西省神木市交界处,乌兰木伦河缓缓流淌,白鹭、黑鹳等珍稀鸟类不时在湖面嬉戏。
河两岸,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能源宝库,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神东煤炭集团就坐落于此。
38年来,神东创建了“生态矿区、绿色矿井、清洁煤炭”为特征的大型煤炭基地,开创了“五采五治”生态防治理念和“三期三圈”生态防治模式,破解了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大规模资源开发相矛盾的难题。目前,生态治理面积已达511平方公里,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提高到64%,真正将荒漠化地区建成了一片绿洲,为矿区员工和周边群众带来了绿色福祉。
8月26日,媒体一行走进神东大地,共同聆听神东煤炭集团绿色高质量发展故事。
“生态+光伏”,点亮致富路
微风轻拂,行走在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与实践生态示范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光伏板组成的“光伏海洋”,光伏板下,高蛋白饲料桑、苜蓿等农作物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我们这里风大沙多,土地流失比较严重,村民辛辛苦苦一年也没多少收成。自从神东建设了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村民们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我们都在基地做工,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许多。”巴日图塔村村名苏喜明激动地说。
巴日图塔村位于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这里原先4.2万亩采煤沉陷区如今被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所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片“蓝色海洋”正源源不断地为电网输送着绿色能量,“蓝色海洋”下种植的高蛋白饲料桑、苜蓿等植物,年产值不断攀升,不仅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据了解,神东布尔台煤矿采煤沉陷区是典型的荒漠沉陷区,涵盖布尔台矿、寸草塔矿和寸草塔二矿共219平方公里井田,是神东矿区最大的集中连片采煤区。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神东煤炭集团坚持“三期三圈”生态防治模式,与伊金霍洛旗政府共同打造了神东布尔台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光伏”示范基地。
“矿山生态修复了,还能源源不断地输出能源,我们农牧民也跟着致富了,非常感谢神东和政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如今,“沉陷区”变成了“致富区”,吃上了“生态饭”的苏喜明经常感慨,“现在的生活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光伏”模式,使曾经荒了的矿山,有了因地制宜建起的新产业,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了金山银山。
绘就“山水林田湖草沙”新画卷
站在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成片的沙棘遍布在各个山头,错落有致,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绿色画卷。
“在煤炭开采后,神东利用采煤沉陷区发展沙棘经济林等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让矿区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随着生态环境的一步步变好,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地来感受原汁原味的绿色生态。”据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成沙棘20平方公里,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
据了解,基地以哈拉沟煤矿72平方公里井田及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为基础,在“三期三圈”生态防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矿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模式,以“绿色、科技、人文”为主题,引领神东生态建设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近年来,哈拉沟生态建设示范基地成绩显著。2018年获得了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区”称号,2020年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称号,同时获得了自然资源部“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
“这儿的环境特别优美,空气也特别清新,周末的时候,我经常会带家里人过来逛一逛,感受纯天然的绿色生态。”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的游客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
“作为中央企业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在为国家提供优质煤炭的同时,必须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老百姓留下良好的绿色生态空间,奠定生态产业化的发展基础。”神东煤炭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栗建平如是说。
水草丰茂、绿树成荫,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绿色已成为神东煤炭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在辽阔的神东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