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政策 » 中国煤炭政策 » 正文

贵州毕节市:2024年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日期:2024-03-04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煤炭网

2024
03/04
10: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煤矿建设 煤层气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毕节市发改委发布毕节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内容提到,2024年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实现10处煤矿完善建设手续办理开工备案,建成联合试运转煤矿10处,新增产能500万吨/年。推动金沙硫磺坡、赫章黄家山、威宁大湾等露天煤矿开工建设,充分释放金沙鑫达、渝南等露天煤矿产能,确保全年煤炭产量突破7300万吨、力争达7500万吨,全年供应电煤4000万吨左右。

坚持“风光水火”协同发力,推进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加快威赫电厂、国家电投贵州织金金元“上大压小”等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动威宁小海二期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力争实现发电量570亿千瓦时。以织金为重点建产区,大方、黔西为后备勘查区,不断扩大探明储量区域。积极推进文家坝煤矿等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项目,培育壮大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

全文如下:

毕节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24年1月16日在毕节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毕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毕节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奋力抢抓国发〔2022〕2号和国函〔2022〕65号(《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件实施重大机遇,围绕“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深入实施“两换”战略,认真落实“1+6+1”政策措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风险隐患稳妥化解、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基础更加牢固。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2.02亿元、同比增长4.9%,排全省第三位,是自2012年以来取得的最好位次。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3.6%、3.1%、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36%;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8%;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4%、15.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8.3%;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范围内。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推动《规划》落细落实,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一是向上争取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推动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座谈会,省级出台“1+2”方案支持毕节。各级各部门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向上争取的氛围更加浓厚。共争取到中央统战部、自然资源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盟中央、民建中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48家省直厅(局)出台62个差别化政策支持文件、852条支持措施、501条差别化政策。二是统一战线帮扶拓展深化。中央统战部出台《关于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方案》,创新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模式。建立统一战线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统一战线常态化、长效化助力毕节高质量发展工作。结合“毕节所需”与“统战所能”,建立《统战资源名录库》《毕节所需项目库》,梳理统战所能名录信息65类3060项,分层次、分领域、分县区储备需求项目411个。今年以来“地域帮扶”方面实施计划内帮扶项目269个,同比增长82.99%。“领域帮扶”方面,统一战线在科技、产业、教育、健康、人才五大领域累计实施组团式帮扶项目387个。三是《规划》落实取得突破。建立政策、项目、资金、试点示范“四张清单”,项目化清单化落实更加有力,奋力推动《规划》落细落实、落地见效。《规划》明确的290项重点任务中,126项重大政策落地实施105项;141个重大项目建成6个、在建107个、开展前期工作28个,新增完成投资84.15亿元;9项资金事项已获支持5项;14个试点示范事项启动实施9个。2023年中央和省级下达对毕节各类转移支付资金564亿元,居全省第一。四是“两换”战略深入实施。聚焦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围绕“八个一批”转换方式,制订“两换”工作指引,组建“两换”工作服务团队,精准储备项目、精准招引项目、精准服务项目,推动“两换”工作走深走实。谋划储备“两换”项目380个、总投资2434.66亿元。围绕“两换”项目和重点产业,开展外出招商773次,邀请2606家企业赴毕考察。引进同方计算机、长通新能源、路德生物科技等260个“两换”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808.72亿元,已开工206个,完成投资124.56亿元,正在推进前期工作54个。

(二)集中力量大抓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撑不断增强。一是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紧盯省级重点支持毕节发展的能源和煤化工两大工业主导产业,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制定工业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金沙渝南、鑫达露天煤矿,贵航新能源三期改扩建工程、威宁一道长通新能源光伏组件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期项目)、长通威宁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设备生产加工项目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1%。能源产业支撑有力。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布局一批露天煤矿,推动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金沙渝南、鑫达2个露天煤矿成为全省最先获证的露天煤矿。建成进入试运转煤矿16处,新增产能790万吨/年,全年实现煤炭产量6470万吨左右。累计建成新能源项目92个,建成新能源装机196.54万千瓦。全年供应电煤3900万吨,实现发电量580.43亿千瓦时。扎实推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和精深加工,织金摩天冲磷矿250万吨/年项目、福厚矿业银厂沟磷矿50万吨/年采选工程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制造行业承压前行。全力保持卷烟生产稳定,为规上制造业提供了重要支撑。着力推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动金沙窖酒依托华润酒业广阔成熟的销售渠道降低库存,全力收窄白酒行业降幅。黔希化工下游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项目建成投产,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扭负为正。二是农业现代化稳步提升。围绕“八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中药材、马铃薯、肉牛、家禽、烤烟等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8%左右。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5%、8%、7%、6%、10%,种植业实现产值687.62亿元,同比增长5%。“四肉”产量48万吨、增长3%,畜牧业实现产值198.26亿元,同比增长3%。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行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持续提升。大力推广山地适用农机应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不断优化经营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新增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2家,申报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4个,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28个。三是旅游产业化扎实推进。聚焦“两大提升”,深化“四大行动”,市旅游集团纳入省级涉旅龙头企业,新增文旅规上企业50余家、涉旅市场主体2000余家,总量达2万余家。紧盯资源整合、宣传营销、服务品质、文旅融合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丰富温泉、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等业态,建成投运花舍锶锂温泉酒店等一批温泉酒店,大方县崔苏坝露营基地创建为国家“4C”露营地,百里杜鹃温泉度假地创评为金汤级温泉度假地,百里杜鹃方家坪景区创建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黔西羊驼小镇、化屋露营地等新产品新业态。全年接待游客8003.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5.82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千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5.23%、22.27%、10.51%。四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金融业保持稳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7%。全面落实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若干政策措施,物流业稳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30亿元,新增A级物流企业2家。康养、家政等服务业平稳发展,编制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和养老、育幼等地方标准,家政示范企业累计达3家。

(三)全力以赴扩大内需,有效需求稳步恢复。一是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制定印发《毕节市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自5月以来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1-12月增速12.6%,全省第一,为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5%,占投资比重40.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9.7%,占投资比重34.3%。二是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建立完善组织领导、谋划储备、分级调度、联系服务、要素保障、评估督导“六个工作机制”,全力抓在建、抓开工、抓复工、抓入统,毕节千万千瓦(千亿级)综合能源基地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评审通过,合作协议成功签订。叙毕铁路贵州段、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洛泽河提水工程(一期)等20个重大项目建成完工。毕节市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毕节金海湖新区松林水厂扩建工程等154个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金沙窖酒3万吨技改扩能项目等505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92.37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07.69%。三是商贸消费加快恢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恢复和扩大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和扩大重点消费,按照“四季有促销·月月有活动”的思路,相继开展“知节识节·享趣毕节”为主题的2023新春年货节活动、花季促消费活动、毕节汽车博览会·联合惠民购车节及消夏消费季“一会两节三赛九城联动”等系列促销活动,强化商超、家电、航旅、农产品等版块联动,助推消费扩容提质和经济复苏,累计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380余场,参与批零住餐市场主体5000余户,拉动消费25.6亿元以上,稳岗就业8万人以上。

(四)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加快推进。一是新型城镇化扩容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七星关区全面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首位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心城区新增常住人口3万人。印发《毕节市2023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方案》《毕节市2023年城区新增常住人口工作计划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农业人口市民化专项资金1.6亿元、省级新型城镇化专项资金7800万元、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3868万元、省级新型城镇化基金1亿元支持城镇化建设,预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左右。二是城镇“四改”工程稳步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2079户、完成2022年开工的16478户,棚户区改造开工3799户、建成存量棚改29197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90条,建设(改造)雨水、供水、燃气等管网452.22公里。三是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发展。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毕节市同心商业步行街入选省级商业步行街,毕节招商花园城入选省级商圈,成功创建毕节创美不夜城、大方奢香古镇、织金平远古镇、赫章夜郎印象小镇等4个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七星关区全民健身中心智慧场馆、织金县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毕惠民”“贵惠荟”生鲜超市建设和农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有序实施,城市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率达40%以上。四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16条、房地产“省20条”、鼓励支持地灾威胁区人民群众进城购房等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逐步收窄。分类化解部分房地产企业风险隐患,用足用好“保交楼”政策,争取到“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39.85亿元,获批资金排全省第二位,“保交楼”交付3.73万套。

(五)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全面强化重点人群监测帮扶。全市新增识别监测对象0.9万户4.11万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3.38万户14.67万人,落实帮扶措施10.97万项,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25项,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总体顺利。二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加快建设,38个省市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投入资金4.58亿元,实施项目483个。8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投入资金9895.0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59个。全市行政村垃圾设施正常运行率98.4%,30户以上自然村设施覆盖率97%,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83%。年内完成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25万户,完成率100%。累计建设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4.69万户。百里杜鹃黄泥乡朝门村、赫章河镇海雀村、大方安乐营脚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织金县群建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化屋村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一是改革创新持续深化。34项重大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创建全国首个普惠金融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带动10401家企业注册贵州金服平台,成功解决融资需求826笔6.06亿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深化,3635个“全省通办”事项、275个“跨省通办”事项实现落地服务,打造住房公积金“毕公毕尽”服务品牌。获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获各类资金支持5632万元,撬动全社会投入研发资金1.54亿元。24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市级投入科技经费1032.42万元,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0项,其中,5项“揭榜挂帅”“赛马制”项目通过柔性引进市外26名高层次人才参与技术攻关。选派472名市级及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产业发展,其中41名科技特派员将服务领域由农业拓展到工业领域。二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深入开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完善“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工作机制,深化“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3.2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9.8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3.41亿元。利用“贵商易”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公开发布具体政策事项,市场主体平台注册13.6万户。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11.82万户。三是区域合作取得进展。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进广东籍企业95家,企业实际新增投资32.87亿元。广州市援助财政资金4.1亿元,实施协作项目239个。广州采购和帮助销售毕节农特产品、特色手工艺产品32.02亿元。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毕节-宜宾、贵阳-毕节合作协议加快落实,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黔中城市群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4亿元,大方县、威宁县进入全省乡村外贸10个试点县之列,是全省唯一获批2个试点县的市州,出口果蔬占全省总量90%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1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8万美元。毕节市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六大机制”,实施“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完善“资源+产业、市场+产业”的捆绑招商机制,围绕32个重点产业类别招商,引进产业项目566个,完成产业到位资金410亿元。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邀请1851家企业赴毕考察,签约项目229个,投资金额401.32亿元,到位资金81.23亿元,带动就业12100余人。

(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一是督察反馈问题加快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1个、完成整改18个,交办信访件317件全部办结。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专项督察、暗查暗访及生态环境警示片共反馈我市问题314个、完成整改311个,交办信访件67件全部办结。二是生态保护工程深入实施。大力实施以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营造林142.81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285.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90平方公里。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10万亩。三是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以上。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四是绿色低碳经济加快发展。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林下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420万亩,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0亿元。在全国率先探索“以碳代赔”修复生态新模式,全面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颁发5张林业碳票,涉及森林面积7.16万亩、碳减排量28.3万吨,完成林业碳票融资贷款4600万元、碳票交易15.81万元、碳票保额500万元。加快推进毕节市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户、省级绿色工厂7户、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建立全省首个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生态损失补偿机制。七星关区亮岩镇、赫章县海雀村获得2023年度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林长制改革获国家林草局经验交流推广。

(八)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2万人。促进2.07万名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就业率92.57%。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8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7亿元。二是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新建、改扩建39所学校全部完工,新增教育学位4.3万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1412个、普通高中大班额388个。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在市州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90项,开展了西南地区首例医疗技术1例,省内首例医疗技术3例,市内首例手术38项。七星关区中医妇幼集团医院、七星关区第二人民医院相继建成投用。市第二人民医院、大方县人民医院、纳雍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认定。新增及更新公交车、出租车1285辆,开通七星关至黔西城际公交、为3所学校开通了14条定制公交和2条“微循环”公交。三是社会保障底线持续兜牢。全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2亿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部得到有效保障。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723.89元/月和6082.67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871元/月提高到941元/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保障水平调增至155.38元,惠及97.63万人。四是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有力。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储备政府猪肉?955吨,建成惠民生鲜超市141家,稳定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发放价格补贴1308.6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7.94万人(次)。五是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2023年市级十件民生实事共涉及22个具体事项全面完成。

(九)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一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工作。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行动,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2.6万亩,完成粮食种植1140.05万亩、产量256.8万吨。建成1个粮油仓储设施项目、新增仓容3万吨、罐容0.4万吨。新增粮油加工能力1100吨/日、累计达2147吨/日。二是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力度加大。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切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双降”,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77%、8.11%,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三是债务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坚持“挂图作战”,逐笔逐项排查政府债务风险隐患,“一债一策”制定债务化解方案,通过展期、降息等有效方法,政府存量债务有序化解。金融机构行业规范经营,地方金融组织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四是社会发展大局持续保持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8.4%、17.2%,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和盗窃犯罪同比分别下降28.2%、13.2%,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等对我国影响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主动担当、真抓实干、苦干实干,短板弱项加快补齐,有效需求不断释放,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风险挑战防控有力,民生保障不断夯实,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新进步,经济始终保持回升向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盘总体呈“前低、中高、后稳”的发展态势,展现出我市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取得这样的成绩和进步,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关心厚爱,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的有效监督和支持指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的同心攻坚和团结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需要倍加珍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强,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从国际看,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大国竞争更趋激烈,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从全国看,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国内需求仍显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压力较大,民生领域短板弱项亟待补齐,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从全省看,全省仍然面临政府债务较高、防范风险任务较重、民生保障压力较大等困难。从我市看,有效需求释放不足、重点行业增长乏力、风险防范化解压力较大、发展水平质量不高等仍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难。一是商贸消费恢复不及预期。三年疫情冲击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部分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传导影响居民收入下降和消费能力降低。居民储蓄增长高于消费增长。汽车、家电、家具消费持续负增长。二是房地产业发展仍显不足。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企业拿地再投资意愿下降,住宅用地供应、土地购置费持续下降,房屋施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度高的建材等产业仍然低迷。三是部分重点产业增长乏力。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持续传导影响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稳定增长。白酒企业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四是部分领域风险隐患突出。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债务化解水平守“橙”压力较大,部分地方环境污染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五是民生保障水平尚有差距。民生领域欠账大、短板多,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繁重,各类民生保障需求仍未有效满足。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毕节推动习近平总书记“7·18”重要指示5周年系列活动成果落地转化的开局之年,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2024年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毕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扣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主题”,聚焦“两区一典范一基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三大优势”,全面落实“1+6+1”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和产业招商大提升,不断增强市场信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发有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毕节实践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7.5%、6.2%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税收收入增长3%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的计划范围内。

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万元/人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7万元/人左右;民间投资占比提升至51%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5%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5.7亿元;引进产业到位资金410亿元。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措施

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各项预期目标,全力以赴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继续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推动支持政策释放新动能。一是精准谋划全力争取支持。全力抢抓国发〔2022〕2号、国函〔2022〕65号、统办发〔2023〕7号、黔委〔2022〕19号、黔委厅字〔2023〕26号等文件重大政策机遇,严格按照“年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及“四个做示范”要求,制定《规划》实施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结合《统战资源名录库》,不断充实完善《毕节所需项目库》,提高项目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可行性,加强向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统一战线等相关团体的汇报对接,积极争取支持,深入推动《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工作方案》落地落实、取得实效。同时,加大向国家和省直厅局的汇报对接力度,提升对接精准度,努力争取国家部委在教育、健康、人才、科技、林业等领域出台差别化政策支持毕节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盯紧《规划》明确的141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做好协调服务,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推动纳雍至晴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推进威宁机场、毕节飞雄机场改扩建工程、威赫电厂、国家电投贵州织金金元“上大压小”易地改建、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年内再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强化考核提升贯彻落实质效。结合2023年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工作评估考核情况,细化完善考核细则,持续加大贯彻落实《规划》及推动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座谈会议精神的督查考核力度,把贯彻落实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和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内容,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速发展。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基础能源产业。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实现10处煤矿完善建设手续办理开工备案,建成联合试运转煤矿10处,新增产能500万吨/年。推动金沙硫磺坡、赫章黄家山、威宁大湾等露天煤矿开工建设,充分释放金沙鑫达、渝南等露天煤矿产能,确保全年煤炭产量突破7300万吨、力争达7500万吨,全年供应电煤4000万吨左右。坚持“风光水火”协同发力,推进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加快威赫电厂、国家电投贵州织金金元“上大压小”等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动威宁小海二期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力争实现发电量570亿千瓦时。以织金为重点建产区,大方、黔西为后备勘查区,不断扩大探明储量区域。积极推进文家坝煤矿等地面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项目,培育壮大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贵州金沙酒业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一期)、金沙县白酒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毕节酒厂年产5600吨大曲酱香白酒技改等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提升白酒产业优质产能。积极争取卷烟分配计划向毕节卷烟厂倾斜,着力优化卷烟产品结构,力争烟草行业增加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积极引导七星关区明钧玻璃、大方海美斯等重点企业深挖市内需求,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积极开拓市外市场,推动建材行业企稳回升。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围绕服装、鞋帽、箱包、玩具生产等补链延链,推动轻纺工业集聚发展,持续推动晶煌制衣二期、七彩玫瑰年产4000万件内衣内裤生产线技改等项目投产见效,加快宝钧实业工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动晶煌制衣、质品服饰等骨干企业释放产能。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织金摩天冲磷矿250万吨/年项目、福厚矿业银厂沟磷矿50万吨/年采选工程等重点产业项目,逐步壮大化工产业规模。推动煤制乙二醇、聚乙醇酸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石化织金聚乙醇酸一期建设,全力推进织金磷煤化工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推动碳酸二甲酯和碳酸甲乙酯等重点化工企业产能释放,现代化工实现产值20亿元。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贵航新能源等重点企业保持稳定生产,推动毕节高新区黔航新能源铝壳电池、丕丕丕电子技改等项目有序建设。建成投产一道长通新能源光伏组件及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华夏吉鼎零碳智慧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八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重点推动七星关、威宁精品蔬菜,七星关柑橘,威宁精品苹果、金沙葡萄,七星关、大方、赫章林下天麻、半夏等中药材,威宁、大方、纳雍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确保全年种植蔬菜300万亩、辣椒70万亩、食用菌15万亩、水果130万亩、中药材120万亩,巩固茶园100万亩,力争全年种植业产值增长5%以上。大力发展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业,围绕食用菌、荞制品、刺梨、核桃、魔芋、肉制品等毕节特色系列产品,针对原料供给、加工环节、包装配套、仓储物流、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快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生态食品产业体系。推动畜牧业发展水平提升。不断提升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全年实现生猪、牛、羊、生态家禽存栏360万头、115万头、80万只、2650万羽,出栏370万头、40万头、50万只、3520万羽,实现四肉产量50万吨,同比增长4.2%,力争全年畜牧业产值增长4.5%以上。着力提高农机化耕作水平。大力推广山地适用农机应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重点推动金沙县、黔西市、威宁县等耕地条件较好的县区进一步形成示范带动,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3%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行动,推进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优化布局,力争年内全市引进一批标志性、代表性农产品加工项目落地,深入拓展农业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提高。三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提质发展。聚焦旅游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开展“两大提升”“四大行动”,以百里杜鹃、织金洞“双5A”景区为引领,编制好《织金洞-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加大涉旅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力度,年内引进涉文旅优强企业5家、培育规模以上文化娱乐企业4家,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000家以上。开展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一景区一策”行动,推动大方慕俄格、油杉河、九洞天,七星关鸡鸣三省、拱拢坪、金海湖湿地公园,赫章韭菜坪、二台坡,威宁草海、锁黄仓、百草坪等重点景区景点业态持续提质升级。加快推进百里杜鹃春风温泉度假区、四季花海浴场、方家坪温泉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实施“引客入毕”奖励政策,举办好四季主题旅游活动,瞄准重点客源市场,积极精准开展宣传推介,力争全年旅游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20%以上,游客人均消费增长10%以上。四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继续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常态化精准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加快建设毕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力争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5%、14.5%、12.5%左右。围绕建成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目标,开工建设毕节国际陆港、省级30万吨粮油储备库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抢抓毕节成功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机遇,完成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加快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促进生产消费紧密衔接,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120亿元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下降至16%左右。

(三)全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投资消费形成新支撑。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继续实施抓项目、稳投资“六大攻坚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力扩大工业投资。加快建设织金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威赫电厂、国家电投贵州织金“上大压小”易地改建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金沙柳塘等容量替代(2×660MW)煤电项目、金沙茶园电厂二期等容量替代(1×660MW)煤电项目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全力扩大房地产领域投资。加快推进盛华外滩房地产、七星关区中心城区燃气管道更新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金沙县书印山片区城市更新(商业综合体)、织金经济开发区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等项目,力争房地产开发及城镇投资完成150亿元。全力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纳雍至赫章高速公路建设,力争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亿元。持续推进34座在建续建中小型水库和洛泽河提水工程项目(二期)建设,年内完建水库10座,力争水务行业完成投资30亿元。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紧盯2024年初步谋划申报的582个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95.59亿元,新开工七星关区刺梨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金沙县高坪乡硫磺坡煤矿项目、贵州金元织金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等重点项目160个以上,推动七星关区西南水泥减量置换日产6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建设项目、威赫电厂、赫章平顶水库工程等20个以上重点项目建成完工,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扩大重点领域消费,认真落实好国家、省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措施,通过“省级支持、市级匹配、平台助力、银行联动、企业让利”等方式整合各方面政策和资金,深入开展白酒促销、黔酒黔菜联动等重点促消费活动,力争全年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1%、11.5%、12.5%、13%左右。深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大中型商贸企业将触角向乡村延伸,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促销活动,分类推进“快递进村”,依托电商平台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等难题,促进乡村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一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国资国企、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围绕“富矿精开”,推动矿产资源精细勘查,加快煤矿智能化开采和煤炭资源深加工利用。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水价形成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交易制度改革,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力争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紧启动新一轮优化营商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深化“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五个通办”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落实营商环境“六大机制”,完善领导联系服务重点项目、部门联动服务企业机制,加快创建“企业之家”。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和“双承诺双兑现”专项行动。加大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查处曝光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各类助企政策,深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80户、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0户。三是持续深入实施“两换”招商。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持续深化“两换”招商主线,突出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采取“资源+产业”“市场+产业”招商模式,围绕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开展招商引资。瞄准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强化领导带头招商,深入开展统战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提高招商质效。全年引进优强企业130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410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50%以上。四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入“一带一路”经贸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扩宽贸易渠道、丰富贸易种类、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开展外贸单品突破行动,培育3类以上畅销海内外外贸精品。打造一批具备竞争力的内外贸企业,积极对接引进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外资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6亿元。

(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一是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制,深入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和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规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全年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1140万亩、产量240万吨以上。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做好生猪、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二是全面强化重点人群帮扶。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3+1”保障成果。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确保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分类精准施策,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监测和跟踪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三是持续打造乡村振兴典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着力推动山地高效农业建设,加快提升农村脱贫人口增收行动,力争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实现逐年增长。统筹推进示范试点村建设,加快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进度,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农村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集中开展“三小园”建设及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村庄“八乱”治理。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探索协作帮扶新模式,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持续推广“4+”产业合作模式,大力推动粤企入毕,加快共建工业、农业产业园区。四是着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城乡垃圾收运处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15%,完成6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新(改)建农村户厕2.24万户。

(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快构建城镇空间格局。聚焦城镇大提升,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七星关—大方同城化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将增量指标重点分配于市域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持续推动金沙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加快推进织金、黔西、百里杜鹃协同发展,推动纳雍、威宁、赫章县城扩容提质,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品质、城镇经济水平、城镇治理能力提升,力争全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5%左右。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6652户,建设改造城镇地下管网280公里。深入实施污水垃圾治理攻坚行动,推动大方县、黔西市、纳雍县、赫章县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垃圾处理能力2000吨/日,新增城市(县城)、乡镇日污水处理能力3.3万立方米和0.415万立方米。打造“社区袖珍休闲运动场”20个。建成4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是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加快推动“认房不认贷”“置换住房退个税政策”等政策措施落地实施,认真组织实施好我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统筹好地灾威胁区群众进城购房、棚改安置购房等工作,积极拓展房地产销售市场,力争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左右。扎实开展“保交楼”专项借款工作,切实发挥政策效应,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四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优化县域内城乡空间布局,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空间结构。持续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以上,行政村垃圾收运设施实现全覆盖。强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引导城市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向乡村流动。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企帮村、以社助户的城乡产业紧密融合机制,以各类园区、产业强镇、特色小镇作为重要载体,增强城市工商业与乡村产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连接,把农产品加工环节和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县域,推动人、产、城全面融合。

(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样板。一是全力抓好督察问题整改。聚焦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市场化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等反馈问题,优化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二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等重点任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心城市、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7%以上。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2%以上,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100%。三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以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全年实施营造林40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15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90平方公里。加大乌江、赤水河、六冲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力度,高质量实施好乌江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快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四是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药、林蜂、林旅等复合经营,持续巩固利用森林面积420万亩以上。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市场,持续推进林业碳汇和单株碳汇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威宁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加快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民福祉达到新水平。一是多措并举稳住就业。积极落实各类就业政策,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统筹抓好返乡返岗服务、劳务组织化服务、东西部协作等各项工作,力争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县为单位组织化程度稳定在70%左右。支持青年优先发展。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全年累计完成培训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二是着力促进居民增收。深入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力争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5%左右。三是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切实加强教育经费保障,加快推进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乡(镇)第二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且有实际需求的行政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新院区搬迁,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各类帮扶资源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四是持续兜牢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各项措施,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机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体惠民、环境治理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九)全力防控各类重大风险,构筑安全发展新防线。一是全力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全力抓好国务院安委会制定的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省60条和市70条具体措施贯彻落实,落实常态化打非治违“六个一”机制,突出抓好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继续抓好道路交通、水路交通及铁路沿线安全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全力防范债务金融风险。加大重点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征缴力度,开展国有土地出让金历史欠费清缴行动,确保土地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稳步增长。持续优化债务期限结构。严禁地方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违规举债。做好新增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用好债券置换资金。积极争取支持,拓展偿债资金来源。进一步完善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全力防控非法集资风险。妥善处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三是全力防范社会民生领域风险。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三保”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动态跟踪监测“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坚决兜牢“三保”底线。采取有力措施,“一楼一策”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毕节市基础管控中心、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控制中心作用,强化治安要素管控和事故预防,深化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市正处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做好2024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不断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毕节新篇章!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