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层气 » 煤层气动态 » 正文

晋能控股金驹煤电化公司:向“新”而行 培育瓦斯综合利用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4-06-17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国际煤炭网

2024
06/17
10:1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晋能控股 瓦斯综合利用 煤矿企业

晋能控股金驹煤电化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决策部署,按照“全浓度瓦斯清洁高效利用”的目标要求,从顶层设计、数智赋能、技术创新、项目推进等方面发力,积极培育瓦斯综合利用新质生产力。

做实顶层设计,构建瓦斯清洁高效利用新格局。该公司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发挥好瓦斯发电优势的基础上,谋划全浓度瓦斯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布局,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全力保障“多孔介质超焓氧化”“蓄热氧化技术RTO”、许家岭全浓度瓦斯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实施。紧盯碳排放交易政策,多渠道寻求CCER、VCS等碳交易开发路径,努力为企业发展获取更多碳排放权指标。

推动数智赋能,打造瓦斯清洁高效利用新高地。该公司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聚焦数字化转型,结合“三区11厂(站)”现有的生产系统实际,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构建了融智慧运行、智慧检修、智慧管理、智慧安全和智慧培训于一体的生产数字智慧化平台,实现了瓦斯发电设备控制更加自主、生产管理更加智能、风险决策更加科学。以芦家峪瓦斯电站为试点,持续推进智慧化电厂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应用,实现各项指标智能化分析研判,使发电机组负荷调整更加精准、运行方式更加优化、检修管理更加规范。

强化技术创新,催生瓦斯清洁高效利用新动能。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成立了省级技术中心,每月刊发《科技信息情报》专刊,及时挖掘、整理、分析行业最新信息,洞悉瓦斯综合利用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同时,积极培育辐射全体员工的创新文化,打造“创新文化示范基地”,搭建了“两室一中心一基地四干道五阵地”13个创新文化载体,形成了以省级技术中心为核心、各发电子分公司具体实践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在设备检修、工艺流程、标准体系、达标排放等关键环节,大力开展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狠抓项目建设,跑出瓦斯清洁高效利用新速度。该公司紧盯项目建设目标,实施党员、干部项目包干制,针对重点难点任务,成立党员先锋队,实现“项目核准有党员、施工一线有党员、突击攻坚有党员”,按照行政审批和施工准备两条线,实行清单式、台账式管理,固化“日调度、周汇报、月总结”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东大、常店、南苏等瓦斯发电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同时,汲取“生产数字智慧化平台”“芦家峪智慧电厂”等成功经验,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新建项目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助推瓦斯综合利用向“新”而行,向“质”跃进。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振聋发聩主题的背后是全球土地荒漠化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称,每5秒钟就有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的土壤被侵蚀,到2050年,干旱可能影响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

中国也在这场荒漠化危机的波及范围之内。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共有八大沙漠,总面积在70万平方公里,再算上戈壁滩,共计128万平方公里。面对荒漠化危机,中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光伏治沙,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将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光伏  为荒漠防治带来“中国经验”

内蒙古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光伏治沙,自然先从内蒙做起。

库布齐336Kw光伏治沙项目

2017年,在库布齐沙漠,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设计建设了一座336kW的光伏治沙项目,旨在沙漠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植被恢复、生态改善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隆基绿能在项目外围沙漠中种植防风乔木锁边林带,利用沙柳条,大规模营造高出地面20cm的直立沙障,起到防风治沙作用。在项目区光伏板下规模化种植富含优质蛋白的柠条、羊柴、花棒等灌木沙生植物和优良耐旱牧草,建立灌丛草场。经过多年的运行维护,目前该项目已解决超过13000亩的荒漠化治理问题,治理成效显著。该项目的成熟经验也亮相2022年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国华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

2020年,在乌兰布和沙漠,国华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破土动工。这座100兆瓦的光伏治沙电站,是巴彦淖尔首个1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电站。项目光伏区占地3000亩,绿化沙地1600亩,由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开发,全部采用隆基绿能Hi-MO 5双面双玻组件,2021年6月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通过充分利用发电场区光伏组件风障、沙障、集雨、热力平衡效应,结合治沙、防沙、绿化以及经济作物种植的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2021年,磴口县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彦淖尔经验”。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科学治沙,推广磴口模式及光伏治沙模式等治理模式”。

光伏治沙  大有可为

2024年5月1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要求推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并要求各地区编制光伏治沙实施方案,明确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治沙方式和生态要求。内蒙古等七个省份既是我国光伏装机大省,又是“沙戈荒”类地区的主要分布地,《通知》的下发,意味着以上七个省份将有步骤、分阶段、规模化开展光伏治沙工作。

内蒙古作为光伏治沙的先遣部队,目前已建成光伏治沙项目5.2GW,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光伏治沙行动实施方案》,光伏治沙装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21.4GW,2030年达到89GW。

显然,光伏治沙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场绿色革命正悄然兴起。它不仅已在内蒙古的广袤沙地上生根发芽,更将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向全国蔓延。

针对“沙戈荒”场景的光伏解决方案  亟待创新

我国沙戈荒类土地基本都分别在海拔1000米以上,土地较为平坦,风光资源条件优越,但环境恶劣,浮尘日、雷暴日、沙尘暴较多,气温夏季高、冬季低,季节性温差变化大,对光伏电站的规划、建设和经济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

光伏组件,作为电站最核心的设备,首当其中将接受挑战。干旱区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王彦奎曾表示:“沙漠、戈壁、荒漠类毗邻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风沙活动必然导致沙尘落在光伏板上,对发电效率的影响最大可达30%,需要经常用水冲洗,这也大幅增加了电站的运维成本。风沙流还会对光伏组件造成磨蚀,沙丘移动甚至还会掩埋电站防护围栏和部分光伏子阵,给电站长期运营带来安全风险。围绕组件在极端干旱环境中稳定性、防火防灾及可靠性方面,也要做一些针对性设计。”

在刚刚落幕的2024年SNEC光伏展会上,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总裁刘玉玺公开表示,在沙漠和荒漠等极端环境下,光伏组件将面临诸如猛烈风沙、沉重积雪以及沙尘暴等多重自然挑战,针对这些特殊的环境条件,开发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最佳途径。隆基绿能是国内率先在国内布局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光伏企业,据悉在此次SNEC期间,该公司已发布一款名为“太阿”的沙戈荒定制组件。

虽然光伏治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毋庸置疑这是一条满载希望的康庄大道。唯有在光伏治沙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荒漠防治的未来之路才得以长明不熄,人类的遗产和未来才得以安全守护。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