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持续深化安全严管决心,不断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和现场操作行为,坚持严管严控,切实拧紧安全责任链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矿井高质量发展。
硬化管理举措 稳固安全根基
“检修作业前必须完成AI系统风险提示确认,高风险作业需同步启动智能监控预警。”4月10日,在二号煤矿掘进一队的班前会上,技术员张园园正在带领职工学习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辨识岗位风险。这一幕,正是该矿以“全员风险哨兵”机制推动安全管理升级的缩影。
3月以来,该矿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要求,结合矿井实际,开展“学标准、辨风险、强意识、筑防线”活动,通过构建“标准引领—全员辨识—智能管控—考核闭环”四维体系,将风险防控嵌入生产全链条,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全员风险辨识能力和水平提级进档,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兜底”向“主动织网”的质变。
今年以来,二号煤矿通过做实全员学习规程标准,做细岗位人员作业前安全风险辨识,做严风险过程管控,达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辨、防、控风险,杜绝零敲碎打事故,共筑安全生产防线。
创新驱动引领 助推生产效能提升
“三违”人次不断下降、职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今年,二号煤矿不断深化“人防”基础,发挥“智防”优势,加强监测监控和双重预防管理,通过深化“协同防治、全员管理”的安全管理网,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强化现场质量管控。
“风险可控的关键在于措施落地。”二号煤矿深度融合“四治理一优化+AI+NOSA”管理体系,投入建成智能风险管控平台,部署246台AI智能摄像机,开发10类37种违规行为识别模型。现如今,二号煤矿已经实现“智能预警、实时抓拍、语音警示、设备闭锁”四位一体管控,职工佩戴AR智能眼镜便可实时接收标准化操作指引,并通过地面对井下作业的全场景远程指导,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沉浸式安全”。系统上线以来,“三违”人次同比下降27.3%。
此外,该矿将风险防控与技术创新结合,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忠胜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攻关,不断优化生产作业工序,2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深化现场管理 增强防范意识
高位钻孔抽采甲烷浓度35%、二氧化碳浓度值0.04%、一氧化碳浓度值0PPm……4月10日四点班,在该矿井下217智能综采工作面,巷道内安全警示标志醒目亮眼,电缆吊挂横平竖直、巷道环境干净整洁。不远处,瓦斯抽放队的巡检工郭旺旺和田成检测完各项数据后,安心前往下一个测量点。
二号煤矿围绕安全生产“零目标”,积极健全双重预防机制,扎实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累计设置10000余块风险管控牌板、发放4500余张岗位风险告知卡及“明白卡”,完善300余项职工不安全行为标准,并创新实施“1+4+N”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岗位“23110”工作法、高危作业“四步走”风险辨识法等21项实践,实现风险管控全链条覆盖,筑牢矿井安全防线。
此外,该矿将管理重心下移,全面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按照“控风险、查隐患,抓整改、促落实”的要求,紧盯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对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隐患实行闭环管理,从源头抓好安全隐患整治,实现控风险、除隐患、治灾害、防事故,促进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夯实安全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