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资讯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对内蒙古矿区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透视

日期:2009-05-01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煤炭网

2009
05/01
09:0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内蒙古矿区 失地 农民 生存状态 透视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全国重点产煤区内蒙古自治区矿区失地农民不断增加。近日在我国产煤大市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市了解到,尽管这些人口的住房、生活费、医疗及养老保险等得到了初步保障,但他们的就业现状及前景令人担忧。

  村支书:眼下相安无事潜在矛盾突出

  近年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开采强度迅速增大。目前内蒙古煤炭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位,且增速惊人,2008年在全国不到两亿吨的增量中,内蒙古占了一半以上。记者在原煤产能超过两亿吨的鄂尔多斯市看到,大批矿井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改得到提升,有的原设计产能300万吨的矿井,扩大至1000万吨、2000万吨,原来年产数十万吨的民营煤炭企业,技改后多数扩大至100万吨以上。与此相应,矿井的服务年限随之缩短,采煤塌陷区范围快速扩大,失地农民人数增加速度也在加快。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是神华集团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这里布局了补连塔、上湾、万利等千万吨级的主力生产矿井。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上湾村支部书记郭快乐介绍说,上湾村是神华集团最早开发的地方,全村六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4.5万亩中,除了镇政府所在地占用6000亩左右外,其余都属煤矿采区范围。郭快乐说,虽然神华的矿井设计年限为70年,可是对上湾村而言,每天都能看到塌陷面积的扩大,目前全村4万多亩地中已经塌陷了2.5万亩,两个半自然村的人口已全部迁至城镇。

  乌兰木伦镇负责土地管理的干部折平介绍,全镇现有煤炭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吨,所有108个自然村中,有49个村因为涉及到塌陷、污染等问题需要搬迁。目前已经整体搬迁了九个村,还有七八个正在实施搬迁,现在已经有3300多农牧民人口“进城”。随着资源开发强度加大,失地农民进城速度加快。

  上湾村和乌兰木伦镇的情况,在煤炭产量较大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乡村也普遍存在。郭快乐说,迁出来的村民们都住进了政府提供的补贴性住房,每人每年有土地补偿等各种补偿性收入约3000元,还有政府补贴了70%参加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眼下看在城里生活还过得去——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养老,日子过得比资源开发前好了几百倍,然而大家有个共同的“心病”——就业。

  失地农民生存状态:喝酒、打牌、找麻烦

  上湾村白家岩自然村白光耀介绍说,村里现在迁出的220多人中,除去40%左右的老人和学生,其余都有劳动能力,其中还有不少是煤机、电气等专业毕业的中专生,绝大多数找不到工作。村民们最想进的当然是只有一墙之隔的神华集团煤矿,可这是不可能的,尽管这些煤矿每年都招工,2008年还招了几百人,可招工公告中有一条规定,只向本单位职工子女招收。白光耀说:“这么多年来,我们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一个能进神华这些煤矿大门的。”

  了解到,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相比,地方民营煤炭企业在安置失地农民就业方面做得更好些,其中一个通行的办法是“购买机械在煤矿做工”。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董事长刘满世说,为了扶持失地农民就业,企业每年都购置200多辆卡车、装载机,交给周边村民在矿上运煤、装煤,村民分年交回车辆成本后,车辆归己。

  然而这种“机械参与”的做法也正在受到挑战。部分煤矿老板反映,失地农民的机械不服从企业管理的现象突出,有的农民向货主收“小费”,有的农民因为向煤矿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撂挑子”。另外,多数煤矿的机械化综采技术改造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的房柱式采煤方式逐渐从鄂尔多斯煤炭行业中消失,大量原来用于煤矿的装、运机械面临“再就业”。

  因为找不到活干,又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很多失地农民生活安逸却无所事事。在鄂尔多斯市一些矿区采访,不少基层干部、煤矿老板甚至农民自己都喜欢用“喝酒、打牌、找麻烦”来概括失地农民的一天:上午打麻将、中午喝烧酒、下午再有点时间就去找政府、找煤炭企业“谈判”:要求就业、要求多补偿等。一些农民领到巨额补偿款后,没有渠道投资,而是赛着买家用轿车,你买“本田”,我就买“霸道”(一款丰田产的越野车),甚至出了远近闻名的“霸道村”。

  内蒙古汇能集团董事长郭金树对此深表忧虑:大量失地农民涌进城市,却因为没有相应的产业、技术等支撑,缺少能够让他们自食其力的就业岗位,这给城市的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多渠道解决矿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在与失地农民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与“喝酒、打牌、找麻烦”的表象不同,藏在农民心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深深担忧。为了找到失地农民就业更多的路子,白光耀和一些村民开车去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其他煤炭资源开发区调研。

  村民们自发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最好能把资源开发区的失地农民和开发企业“捆绑”在一起。郭快乐说:“我一直认为,占地、塌陷和搬迁,给农民补多少钱是小事,把这些人搬进城,怎么安置是大事。无事就要生非,这些人国家养起来整天没事干,不是长久之计。眼前哪怕少给点补偿钱,能给大家找份工作,大家也愿意。”

  当地村民们都同意上述想法。据他们介绍,附近有一个属于神华集团的矿,就是从外地整体搬迁过来的,原来的地方人去楼空了,企业职工还能跟着企业换个地方继续工作。他们认为,失地农民只要能在煤炭企业工作,就等于和资源开发企业“捆绑”起来了,不用为将来发愁。

   了解到,矿区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在鄂尔多斯市地方各级政府“统筹城乡、集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已有所考虑。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杜梓介绍,内蒙古把鄂尔多斯市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未来几年,全市每年将有五万名左右农牧区人口进入城市。目前,鄂尔多斯市正在着手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每年可以完成创业培训五万人,其中失地农牧民的培训与就业也考虑在内,主要方向为汽车驾驶、维修、餐饮服务等。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