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群体正在隐退,而一股力量正在合流。隐退的是因煤而生又因煤而退的山西煤老板,合流的是煤老板套现所形成的巨额资金。
他们可选择的路径不多,与其委屈成为大型国企的小小股东,大多数曾经风光无限的煤老板更愿意折现(有别于套现)。
于是,随着山西省这场轰轰烈烈的煤炭大整合运动的深入,煤老板们埋藏于地下深处的黑色煤炭资产也就渐渐变身货币资产:数以亿计的巨额银行存款。
这场煤炭大整合被视为山西省最后一次大规模划分煤炭资源的机会,这些煤老板们在他们熟悉的地域和熟悉的行业基本已无望再回头,他们不得不为他们积聚的巨额财富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
据山西当地官员预计,这笔款项将高达几百上千亿。这对谋求经济转型的山西省来说,如果这笔巨额资金能留在山西,无疑将产生巨量的投资驱动效应。山西省政府也在7个月出台《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公路、铁路、桥梁、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
此前,在政府的鼓励下,一些煤老板也尝试进入服务领域,发展当地旅游业,但跨行业所造成的“水土不服”,结果基本以失败告终。较为典型的案例是孝义的田源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被视为当地经济转型的典范,由煤老板郭连生投巨资而建,但两年后却不得不关门歇业。
除去经营管理思路的巨大差别,利润率低很难使这些煤老板能有耐心守住这些来钱慢的行当:这与在市场行情火爆时,小煤矿日进百万的经历对比显然落差太大。
近几年来,这些缺乏安全感的煤老板们有钱更愿意投资诸如房地产等风险较小而利润率也较高的行业。于是,山西煤老板这一群体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北京众房地产商竞相争取的VIP客户。
而此次大整合产生的更巨量资金投向哪目前很受关注,用山西当地一官员的话来说,涌向哪个行业都是灾难。当地政府出台引导投资的意见也是怕这些热钱过多地炒作房地产行业。
除房地产业外,煤老板熟悉的能源领域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投资方向。媒体已有报道,一些煤老板开始奔赴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承包煤矿、油田、气田。宛如他们当年承包山西小煤矿一样。
需要提醒的是,各资源省在“迎娶”这些山西民间资本之前,应合理引导,周全规划,如果等到小煤矿、小油田、小气田出现“山西综合征”,再来考虑整合,那必然又是一项艰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