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正在先导试挖的30万吨级航道则是港口从“第二方阵”进入“国家队”的“敲门砖”。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江苏沿海大开发的“牛鼻子”工程――航道总长136.3公里,其中需疏浚航道长约71公里,设计有效宽度400米、水深26.2米,疏浚量约1.4亿方,总投资达78.92亿元,建设工期三年。如果将泥方筑成一道高1米、宽1米的堤坝,以绕赤道近4圈,整个工程的投资额也相当于再造一座苏通大桥
如何保证这一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人民期盼多年的梦想工程安全顺利建设?连云港海事人构建的“繁中抓点、以点结链、用链织网”的服务保障模式已具雏形,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繁中抓点,让关键要素处于可控状态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连云港港发展历史进程中施工工期最长、工程量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一项工程,它既涵盖了航道疏浚、导助航建设和围堤吹填等多类工程,也包括了自航耙吸、绞吸吹填、抓泥外抛等多种施工方式,仅在先导试挖环节,四个项目部就给繁忙的港口又带来了30多艘各类施工船。
2005年至2009年,该局辖区与水上施工作业的有关的一般等级以上事故虽然为0,但也有6起小事故不时刺激着海上施工安全这跟弦,而且还有因施工船舶避让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的碰撞事故险情40余起,这都表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的安全保障工作依然不能放松。
谈到安全保障工作的复杂性,连云港海事局芦庆丰局长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这就像是一条公路要修整,不但作业的30多辆施工车须安全无事故,而且过往的车辆还必须在此顺利通行。”他接着解释道:“当然,海上施工又比陆上施工复杂的多,比如公路可以修整一半留一半通行,海上航道则不行,海况的瞬息变化和船舶的弱操纵性都给海上施工安全增加了不少的不确定因素。”
面对这样一个庞杂的工程,如何厘清其中的安全责任?又如何保证港口生产建设两不误?――连云港海事局在对国内曹妃甸等港口建设过程进行调研后,梳理出了转包、分包、承包过程中安全责任未落实、低标准内河船舶参与施工、砂石运输船躲避监管、施工船舶安全设备配备不足、不合格船员混杂其中、施工船和商船避让不协调等影响工程安全顺利建设的关键因素,并在海事保障服务过程中以统筹协调、智力支持、动态监控和现场执法等手段努力使其处于可控状态。根据这一系列安全保障的需要,该局为航道工程“量身定做”了“四个一”服务举措: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即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海事保障指挥部、配备了一套专门班子全天候负责指挥、协调和提供保障、专门抽派一艘海事执法巡逻艇驻点维护施工水域现场的通航秩序,并在VTS中心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监控座席。
“在这四个方面共同发力,当可使得各类安全关键要素处于较好的可控状态。”在听取了该局缪昌文副局长的介绍后,连云港市委副书记、市长徐一平连说了两个“非常好”,并对海事部门采取的“四个一”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结点成链 把握安全监管工作走向
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海事保障指挥部的办公室中,一幅巨大的施工船舶动态图格外引入注目,每艘施工船的水工作业许可期限、目前施工位置、船舶安全状况、船方联系方式等等内容一应俱全。
连云港海事局缪昌文副局长在动态图上演示了施工船舶本身安全和过往船舶通航安全的重要性后介绍道:“在掌握了关键要素后,我们重点关注了施工船舶技术状况、船舶配员和值班情况、高效的通航避让方式、畅通的应急联系渠道、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等方面问题。”
该局通过港口规划部门、建设施工单位、评审会议、新闻媒体等多家单位、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海上工程建设动态,提前介入工程工可、初步设计等前期研究、评审工作,宣传海上施工安全管理法规要求,为海上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针对船舶“带病”施工、船员缺乏针对性培训、租用分包船舶管理不严、碍航养捕干扰施工、施工船舶值守不到位等问题,该局采取了特别安检服务、免费宣传培训、加大现场巡航执法力度、不定时抽查值守情况等措施一一予以化解。
耙吸挖泥船“航浚9001”轮就对碍航养捕的干扰深有体会,她曾在作业过程中因螺旋桨桨叶被网具缠绕而被迫停工。“我们上次螺旋桨缠绕网具,船开往舟山修理,耽误的工期加上修理费,损失了将近1000万元”,“航浚9001”轮船长提到此事一直心痛不已。“现在有了海巡艇的现场维护,他们及时清理了碍航网具,我们的施工作业有了底气,再也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了。”
织链成网 打造全方位监管服务平台
在针对30万吨级航道先导试挖工程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来自连云港引航站的引航方面专家曾提出,超大型船舶在驶过航道W弯段时速度较低,回旋半径大且操纵性差,施工船在W弯段将给超大型船舶安全进出港带来较大影响。
上海航道局项目部的负责人也提出,在与商船的避让方面,一艘绞吸船避让一个来回需要近3个小时,如果对方是小船,施工船还提前避让的话将给施工工期带来较大影响。另外,其他施工船也报告,在不少标段施工时往往会挖到石头,耙齿被打坏、泥泵被卡住等情况时有发生,停工修理导致大家损失很大。
每当这类问题被提出,连云港海事局总会及时召开施工安全协调会,针对引航员提出的顾虑,该局协调“新海豚”轮现场演示其抛起锚、绞吸挖泥及避让船舶的过程。这是我国目前船型最新、设备最先进、绞吸方量最大的绞吸式疏浚施工船舶,大家在观赏了她的“表演”后,也对船舶在W弯段的避让规则达成了一致意见。对于项目部和施工船提出的问题,该局也在主持召开的协调会中形成了统一的避让规则并提出了土质探摸和改进工艺等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该局还进一步明确了海上施工安全责任,督促并推广施工船舶公司安全管理、施工船舶编号挂牌、安全风险抵押金、砂石运输船舶动态报告等良好的工作机制,并为30万吨级航道工程设立了“绿色通道”,在水工许可、船舶安检等方面向这些施工船舶提供了预约和延时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船舶施工工期的影响。
连云港市委常委、港口管理局局长丁军华在多个场合提到3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时,都会不由得说道:“海事部门作为条线管理单位,他们主动作为、全力服务保障30万吨级航道建设的做法应大力提倡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