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煤供应不足,造成用电形势的反季节紧张。专家预测,进入盛夏后,电力紧张情况或将进一步蔓延。
电力缺口加大
尽管尚未进入盛夏时节,但目前全国电力紧张期已经提前到来。国家发改委于15日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预计夏季高峰期华东、华北、南方供需缺口较大。并要求各地于5月底前必须将“有序用电方案”上报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备案。
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表示,部分地区电力紧张的情况已经发生。4月以来,部分地区水汛延迟,水电所造成的缺口改由火电补充,湖南、湖北等地的电煤库存一度触及4天的警戒线。
据了解,受发电装机容量不足、电煤供应紧张影响,江西各地电力供应目前出现紧张局面,全省用电负荷增幅居全国前列,高峰时期电力缺口达到130万千瓦左右。
同时,浙江省经信委和浙江省电力公司也表示,受浙江全省电源性缺电影响,宁波电力供应在部分高峰时段出现60万千瓦缺口,并呈现逐步拉大趋势。据预测,宁波市今夏最高用电负荷为880万千瓦,缺口将达80万~100万千瓦,若出现极端气候和特殊情况,局部时段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另据了解,浙江此前曾新增向安徽的计划外购电量约15亿千瓦时,用以缓解浙江电网2011年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同时,受发电用煤供应不足和部分发电机组长期停运等因素影响,今年夏季河南电网存在485万千瓦的供电缺口,将威胁部分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表示,鉴于目前的用电紧张形势,预计进入盛夏用电高峰后,电力供应形势将更加严峻。
供应短缺用电量陡增
欧阳昌裕指出,用电量大幅增长以及电煤供应短缺是造成电荒提前到来的主因。
国家能源局14日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2%。这是我国第一季度的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林卫斌称,从增幅上看,12.72%增长率虽然低于去年的全面平均水平14.56%,但考虑到去年的用电总量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可以判断今年的电力需求仍较为旺盛。
林卫斌同时表示,电煤价格仍未理顺,电煤供应得不到有效保证也是影响电力供应的主要因素。
海运煤炭网港口中心相关数据显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784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上涨了8元/吨,连续第四周上涨,比四周前累计上涨了17元/吨。
与此同时,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出现连续六周下滑。截至4月17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为579万吨,周环比回落57万吨、跌幅8.96%,较2月底847.9万吨的高点直跌30.07%,继续延长港口库存的下滑通道。
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总经理李学刚告诉本报,电煤供应不足仍是库存下降的主因,其次,大秦线检修工作对环渤海地区煤炭供求的不利影响加深。这增加了沿海地区消费企业煤炭采购难度,也加剧了环渤海地区市场煤炭的供求矛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毅)
又讯:
华东全网今夏高峰电力缺口将达1166万千瓦
“今年的情况可能是这几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4月19日,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倪国良在谈到当下的用电形势时告诉记者。
进入2011年,华东、华中部分省市出现了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而马上要进入的用电高峰,也将可能是自2004电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华东各省或买电过夏
华东电网公司在13日的《华东电网2011年迎峰度夏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预计今夏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各项生产任务将十分繁重,电网安全生产压力空前巨大。据预测,2011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全网预计最高用电需求约为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9%。高峰期间,华东全网电力缺口将达到1166万千瓦,发用电平衡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突出。
江西省电力公司透露,今年以来,江西用电负荷增幅居全国前列,截至4月12日,江西统调用电量达2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09%。由于用电负荷居高不下,电煤供应持续紧张,自3月29日起,江西电网电力供应出现缺口。
目前,江西省已开始着手外购电的工作,以填补用电缺口,同时加强与产煤大省联系协调确保煤炭的供应和质量。
为了缓解浙江地区的用电问题,浙江电力公司方面也在到处买电,同时华东电网也从3月份开始通过电力交易支援浙江。
据华东电网称,3月至今,华东公司累计通过电力交易支援浙江电量近17亿千瓦时,其中中长期交易电力110万千瓦,短期最大交易电力310万千瓦。此外,3月25日华东电网电力交易平台又成功组织月度跨省集中交易,达成4月皖电送浙交易3亿千瓦时。
据央视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江苏地区的用电量增长达到15%左右。日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顾问王永干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此次电荒可能是2004年以来将要出现最严重的一次,整个十二五期间江苏可能要缺电1500万千瓦左右。”
常州市经信委公布的文件披露,国家电网江苏省公司于今年年初的预测,江苏省年初最大电力缺口730万千瓦左右,夏季最大电力缺口将在1070万千瓦左右。
实际上从年初至今,华东、华中部分省市电力供应持续偏紧。为缓解这一紧张形势,国家电网公司加大跨区域跨省电力交易力度,全力支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用电成本和用电缺口都比较大,这几年来还没有碰到这样的严峻情况。”作为用电方,倪国良表示中策橡胶早已对此做好了准备。“因为我们公司的有需用电做得比较好,当地政府也比较支持,所以我们目前的境况还过得去,不过有的公司用电肯定要遇到问题。”
多种因素致淡季“电荒”
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看来,2011年一季度淡季电荒现象的出现是由煤炭供应紧张、用电负荷加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在接受采访时任浩宁表示:“一季度的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不断走高,造成火电厂亏损严重,开工不足。‘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价格上涨,发电成本上升,但是入网电价不变,造成电力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引发供给紧张。”任浩宁认为,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降水量偏少,来水量下降,造成水电同比大幅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用电压力。
任浩宁同时表示,出现“电荒”这一现象也与各地经济快速发展不无关系,“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用电负荷持续增加,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因为节能减排而停产的企业今年恢复生产,用电量大幅增加,超出预期。供给紧张与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用电缺口大幅扩大。”
任浩宁还表示,各种偶然因素也加剧了用电紧张局面。“今年煤炭价格上涨,煤质下降,很多电厂发电机组因故障和检修等原因导致停机,非计划停运比例大幅上升。此外,大秦线检修加剧了煤炭供应紧张局面,而像从安徽到浙江的‘皖电东送’输电通道因检修而停运同样加剧了浙江的用电矛盾。”
在任浩宁看来,如果遭遇电荒,将带来很多重要影响:“一是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大量企业被迫采取限电措施,制约了生产发展和企业成长,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二是对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区域竞争力;三是包括企业限产和拉闸限电等措施都将影响居民生活;四是电力短缺还会对地区投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谈到应对的措施,任浩宁表示,应该严格执行有序供电方案,实施避峰、错峰用电措施,尤其是限制高耗能、低产出的用电企业用电。“从长期来看,各地政府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限制高耗能、低产出产业的发展。同时,深化电力改革,推进电力价格市场化和煤电联动改革,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火电比例等也将是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淡季不淡湖北电煤库存频触“警戒线”
刚打完艰难的冬季用电保卫战,传统的水电大省湖北原本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 “桃花汛”,可现实却依然严峻。因辖区内长江、清江上游来水持续减少,今春湖北水力发电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外购电煤难度不断增加,经济发展迅猛的湖北今年电荒或将提前至4月出现。
对湖北而言,历年的3月至6月期间是传统的用电淡季,加之往年3月如期而至的“桃花汛”更使得这个水电大省无煤亦不荒。可今年的情况显然超出了过往的经验。4月19日,湖北省经信委发布的最新消息称,全省电煤库存量仅维持在160万吨的“警戒线”左右,已有超过三成主力火电机组处于“歇业”状态。
电煤供应紧张依然是困扰湖北电力保障的最大问题,全省14家统调电厂合计存煤161.8万吨,仅够十数天用量,低于200万吨的“安全线”。“目前,每天来煤基本上维持在10万吨左右,几乎是来多少用多少。”根据统计,在全省电力供需平衡再度出现紧张的情况下,湖北现日均高价外购电量已经达到1055万千瓦时,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主网用电量的一半。
传统淡季火电重压的背后是水电的乏力。记者昨日从湖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由于今年以来湖北降水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4月份截至目前,除三峡电厂入库流量略多于多年平均值之外,湖北省内各主力水电厂的水库来水量均比往年少六成左右,其中丹江口水库、清江水布垭水库等重点水库甚至接近七成。
此外,用电需求同比增长、外购电难度增加、去年冬季借电返还,特别是电煤库存迅速下滑等原因都是加重电力保障难度的因素。对此,一位湖北电力内部人士对记者坦承,如果今年的 “桃花汛”还不来,电煤供应困境也没有实质性好转,4月份就有可能出现限电局面。
上述人士还进一步告知,湖北省电力公司已经向国家电网公司和政府职能部门提交了相关汇报,“积极争取外购电和电煤采运相关支持”。与此同时,“公司还将认真制订压限负荷预案和拉闸限电序位表,严控高耗能、小化肥等企业生产用电,确保重要用户用电”。
实际上,深受生化能源匮乏之苦的湖北省早就开始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电煤紧张的出路。据悉,国家相关部委已经批准将在武汉新港兴建一座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承担战略储备和调剂功能,保障鄂、湘、赣三省各类煤炭应急需要”。根据规划,这座正在筹备的武汉新港储煤基地将由中平能化集团与武汉市共同投资8亿元兴建,占地1000亩,可储存电煤、焦煤等各类煤炭500万吨,年流转规模12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