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市场 » 国内煤炭市场 » 煤炭宏观市场 » 地方煤炭 » 正文

区域供需矛盾加深 各地加快煤炭储备基地建设

日期:2011-04-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中国能源报

国际煤炭网

2011
04/28
08:2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储备基地

    日前,中国最大煤炭生产商――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国家发改委《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的通知》,通知安排2011年全国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500万吨,其中,中国神华承担任务共170万吨。

  除了国家级别的煤炭应急储备外,各地也在酝酿建设区域性的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据了解,北京、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已经提出了建设规划,部分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

  区域性储备基地建设提速

  根据江苏省发改委的消息,为提升煤炭中转储备能力,江苏省将在沿海、沿江和沿大运河地区规划建设滨海、大丰、靖江、太仓、徐州、镇江等6个煤炭中转储备基地。

  根据方案要求和2011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工作会议部署,国家第一批应急煤炭储备点共确定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8个港口企业,其中江苏徐州市独占两元,即徐矿集团和徐州港分别列入承储企业和储备点。煤炭仍是江苏省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一次能源,预计2015年全省煤炭需求将达到3.05亿吨。为此,江苏省除了稳定省内企业煤炭产量、开拓省外煤炭供应渠道外,将以电煤运输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海进江”、大运河和铁路等运输能力。据悉,规划建设的6个中转储备基地,可形成1.6亿吨以上中转储备能力,其中沿海地区5000万吨,沿江6000万吨。

  除江苏外,北京市发改委3月24日也透露,近期将出台《北京煤炭储备基地规划方案》,目前初步确定将在昌平、房山、密云、大兴和顺义等5处建设煤炭储备基地。按照北京市一年的煤炭使用量和产地到北京的时间周期考虑,储备规模按照10%的年需求而制定,5处基地总量为300万吨左右。

  北京市发改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邓岷山表示,目前规划方案已经成型。煤炭储备基地的总体储备规模按照北京一年煤炭用量的10%进行设计。北京目前煤炭年消耗量为3000万吨左右,因此整体储备规模将在300万吨左右。他表示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政府将会给予相关补助,但主要还是依赖市场投入,依靠企业经营维持。

  北京的煤炭大部分来自山西、内蒙古,受诸多条件制约,运行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一些郊区如密云取暖仍主要依靠煤炭,因此政府决定建设储备基地,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稍早前,山东省也发布了《关于推进山东省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建设的意见》,山东省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强省内煤炭应急储备基地规划指导,以企业为建设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page_break]

    根据山东省的规划,在2011年山东省要建成4个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煤炭应急储备能力将达到300万吨左右。到2015年,建成6-8个区位优势较强的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煤炭应急储备规模达到600万吨以上。从单个储备基地的规模来看,并不是十分大,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来说,这样似乎更实用更有效率,分散单个储备基地的储备能力而建设起一个有效的煤炭应急储备网络有利于紧急情况下就近供应。

  化解区域突发性供需矛盾

  国内18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及港口成为国家首批应急煤炭储备点,这是我国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实施煤炭应急储备。

  事实上,在国家级储备方案公布之前,各地煤炭储备早已展开。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认为,近年来我国对于建设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年初的大雪灾之后,建设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因而各地都在积极筹划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今年,包括湖北、吉林以及河南等多个省区相继确定要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以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其中一些煤炭储备基地还是国家级的储备基地,辐射范围覆盖数省份。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用于应对煤炭供应中断和严重不足等紧急状况,同时,在充分市场化的条件下,储备也直接影响到市场。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峰认为,建设国家级煤炭储备对于应急调价下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而且可以稳定市场、化解区域突发性供需矛盾。

  以北京为例,储备基地的投资形式主要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即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相关的补助,但整体还要靠市场的投入,靠企业经营来维持。这些基地基本布置在远郊区县,昌平基地定位为服务全市的煤炭储备基地,密云在生态涵养区,其地区供暖基本采用煤炭,基地将主要服务于自身,而顺义基地则定位为服务于周边区县。

  防范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现象

  煤炭储备的作用在2010年冬季供暖季已有初步显现。宋智晨认为,去年在“千年极寒”传闻下,国内煤炭市场上开始出现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紧”的局面也正是这种转变最直接的表现。但是这种转变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国内煤炭市场在短时间内还是会有明显的淡旺季区别,由于煤炭消费企业提前启动旺季煤炭储备工作导致的市场煤价提前上涨的情况也将会继续存在。

    宋智晨指出,随着各地对于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热情不断高涨,我们也要防范盲目建设以及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也就是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但是,要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并不是说每个省份都去建几个应急储备基地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应该站在全国的高度上,统一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