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下旬,正是火电迎峰度夏的时机。但最近几周,“煤荒”在传统的煤炭消费旺季并未如期而至,陕西等产煤大省的煤炭价格反而比去年每吨下降 100元左右。煤炭价格的不断走低,逐渐传导至原煤下游的炼焦、煤化工企业。有的煤炭、炼焦企业资金被套住,只好低价赔本卖;有的运输商不拉煤炭改拉沙土;有的煤矿积压近10万吨煤炭,并开始裁员;有的焦化企业开始“放长假”……
煤焦钢产业链价格均下跌
据7月1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41元/吨,这是该指数自今年5月份以来的第11次下跌,并继续刷新该指数自设立以来的最低点。尽管价格下跌,但市场仍不买账。国内各大主力电厂一改过去存煤紧张局面,最高存煤天数达30天;秦皇岛、曹妃甸、天津和黄骅港四大煤炭输出港均出现罕见的高库存压港情况。更为突出的是,往年在用电高峰季节供不应求的电力用煤,如今却面临着火力发电企业开始限制进场的尴尬。6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4700万吨,同比增加1290万吨,增长3.9%。
焦炭市场同样如此。4月份,焦炭产量同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6月份,全国焦炭产量3968.20万吨,同比增长4.25%,去年同期焦炭产量达3797.50万吨;上半年,焦炭累计产量22422.30万吨,同比累计增长率达6.40%。
从国内钢市情况看,截至7月24日,全国钢厂调价形势进一步严峻,建筑钢材和板材价格跌幅较大,加上目前南北方都遭遇了大范围雷雨灾害天气,建筑工地开工率受此影响出现下降,需求预期减弱导致钢厂持续下调各类钢材价格。此外,钢材产能过剩以及上游铁矿石报价走低导致成本支撑效应减弱。由于当前钢企亏损现象较为严重,为了降低成本,钢厂对于焦炭采购价格压价意愿显着增强。6月份以来,全国多家大型钢厂陆续下调焦炭采购价格,最高降幅为120元~130元/ 吨,唐山地区钢厂下调幅度在20元~70元/吨。前期未限产的大型焦企在6月中旬也开始限产20%,而唐山独立焦企大多维持40%~50%限产力度,焦企销售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停产检修高炉数量略有增加,并且以小型高炉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焦炭需求。受销售区焦炭价格下跌影响,主产区山西省的焦炭出厂价也被迫跟跌,当地焦炭价格已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炼焦煤市场跌势不改,市场心态已经跌入谷底,山西部分地方煤矿企业限产意愿增强。山西焦煤集团6月份焦煤品种价格大幅下调130元/吨,内蒙古、山东以及河北等地主力大矿也先后陆续大幅下调炼焦煤坑口价格。此外,山西省内地方焦煤矿也开始表现出限产意愿,长治地区从7月份开始对主体焦煤矿进行限产,幅度为20%左右。
多因素促煤炭变“烫手山芋”
连续十年炙手可热的煤炭似乎一夜之间成为“烫手山芋”,那么,造成全国煤炭滞销、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近日,记者在陕西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相关会议上获悉,当前全社会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形成了巨大的产能,主要产煤省推进资源整合与煤矿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煤矿已陆续进入产能释放期,从而造成了全国煤炭产量快速增加。而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凸显。据测算,未来几年内全国煤炭新增产能约20亿吨,其中仅在“十二五”期间就要释放15亿吨。虽然这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市场风险。
随着新建大矿井投产、大通道建设畅通以及整顿关闭小煤矿工作结束后的产能释放,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对煤炭需求的降低以及进口煤炭量持续增加造成的冲击,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这种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近十年来,通过行政手段造成的煤炭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将不复存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有效产能过剩、煤炭产量过剩都将逐步成为常态。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煤炭行业的有序竞争已经开始,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将逐渐到来。
截至6月30日,陕西省煤炭库存量330.40万吨,增幅31.80%。陕西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目前煤炭市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国内主要用煤行业需求明显回落。二是新增煤炭产能的释放,打破了供需平衡,致使煤炭供大于求,从而造成了煤炭滞销,煤价下跌。三是进口煤炭增加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据相关数据显示,5月份煤炭进口总量为2617万吨,同比增长62.3%;1月~5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1272万吨,同比增长67.8%。其中,平均每月进口煤炭达到2000万吨以上,严重影响了沿海乃至全国的煤炭市场形势。四是南方雨水较多,水电挤压火电。今年以来,我国南方降雨较多,水电站发电利用率较高,影响了火电企业对煤炭的需求。国家发改委在6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国家电网内重点水电厂来水总体偏丰近两成,南方电网三大流域来水也由枯变丰。受此影响,5月份,全国水电发电量6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则高达52.1%。
以销定产或使煤炭行业走出困境
虽然上半年煤炭价格已经大幅下滑,但是,据业内人士判断,目前的煤炭价格下滑还没有触底,下半年煤炭价格整体上还将继续保持持续下滑的态势。目前,陕西省相关部门已制定应对措施:把销售放在第一位。从9 月份开始天气转凉,进入用煤用电的旺季,要抓住这个契机,促进煤炭、电能的生产;要抓住煤的转化,争取下半年能保证煤炭产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第四季度,随着气温的下降,北方地区开始冬季储煤工作,供热用煤也开始陆续使用,随着生活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市场将走向相对平稳的运行轨道,煤炭价格将以相对平稳为主。但是,煤炭市场波动的幅度将不会大,即便出现价格上扬,幅度也不会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长。
为了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稳定煤炭价格、保护行业利益,煤炭行业或以销定产。据悉,山西、内蒙等省(区)都采取了适当的以销定产的政策,河南省则以延缓小煤矿生产达到控制产量、以销定产的目的。随着煤炭市场的进一步疲软,以销定产的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以促进煤炭企业同舟共济、抱团取暖,共同适应新形势下的煤炭市场竞争。以销定产模式也将减少煤炭供应量,缓解库存积压严重、煤价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
产业链转型重组成企业自救亮点
针对目前市场形势,一些煤炭企业纷纷想法“自救”。比如神东煤炭集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细化成本控制措施,严格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定额管理,从生产布局、设计,设备选型、调剂等方面入手。除此之外,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也希望通过转型发展来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2004年,陕西在省内10 个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基础上组建了陕西煤业集团。2006年,又将其与省内三个大型煤化工企业重组,组建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9年8月陕西钢铁集团并入其中。目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已由最初的单一煤炭生产企业变身为大型能源化工综合企业,并已形成了“煤炭生产、煤化工”两大主业和“建筑施工、装备制造、电力、建材、科技、物流、金融服务、钢铁产业”等多元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今年上半年,面对全国煤炭市场突如其来的寒潮,陕煤化集团逆势而上,仍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同比增收206亿元,增幅达59%。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发展变化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给业内带来诸多启示: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决定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是煤炭企业扩大规模、分散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中,陕煤化集团按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战略思路,充分挖掘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将煤炭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大煤化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实现产业格局由以煤炭为主向煤基多元化及产业高级化转型,不仅延伸了煤炭产业链,提高了煤炭附加值,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当煤炭市场出现逆势变化,煤价下跌时,以煤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变大了,这同样可以保证整个集团的效益。目前,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的黄陵矿区已形成了包括煤炭洗选、煤矸石发电、建材、污水处理等相关项目的产业集群,建成了国内一流的集煤、电、化、路、建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彬长矿区建成了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大佛寺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厂,目前正在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和180万吨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项目,最终将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高效型的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在陕北矿区,围绕北元化工 PVC项目和天元煤焦油加氢制油项目的上下游配套,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绿色和谐发展等。据了解,到“十二五”末,陕煤化集团煤炭产能将达到 2亿吨,转化煤炭1亿多吨,占煤炭产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