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煤市短暂回暖后进入相持阶段

日期:2014-11-23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4
11/23
12:0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 市场

国际能源网讯:  11月15日已过,市场上并未收到神华集团月中再次上调海港煤价的消息,经过前两次连续探涨,因缺乏下游需求支撑,目前神华调价趋于谨慎。月初以来,虽然部分煤企酝酿继续涨价,但下游拿煤积极性并不高,沿海港口库存不断回升,煤矿存煤出现小幅反弹。多种迹象显示,煤炭市场短暂回暖后进入相持阶段。

  一是从煤矿情况看。10月份以来,在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上调煤价和冬储煤需求释放等良好预期推动下,跌入低谷的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全国各地煤炭陆续出现一轮小幅上涨行情。价格上涨后,虽然下游客户勉强接受,但因电厂存煤较高,钢焦企业限产及资金紧张,拿煤、储煤的积极性并不高。

  据悉,近期煤炭企业订单量依然不足,部分煤企反映煤矿库存出现小幅反弹。以山东市场为例,某重点煤企省内煤炭库存由月初的86万吨上升至99万吨,涨幅13万吨和15.1%;省外陕蒙新区煤炭库存由上月初的10万吨上涨至目前的近40万吨,库存翻了三倍还多。

  二是从下游情况看。进入四季度以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偏冷,电厂发电负荷普遍低于去年同期10%左右,存煤大多处在23-30天使用量的高位水平。短期内下游电厂只是维持正常需求,采购节奏仍以缓慢、观望为主。

  受基建投资下降、房产市场降温以及北京APEC会议制约等因素影响,11月份北方地区钢焦企业普遍限产,产品价格上涨乏力,炼焦煤需求下降。由于缺乏刚需支撑,上周以来沪市建材螺纹钢现货价格持续小幅下跌,均价由11月10日的2910-2940元/吨下跌至19日的2850-2880元/吨,跌幅60元/吨和2.1%。

  因不看好后市,目前动力煤用户发运积极性并不高,未出现“买涨不买落”的抢购现象。山西、陕西等省区主焦煤、瘦精煤等优质焦煤品种上调比较成功,钢厂普遍接受了涨价。而河北、河南、山东以及两淮地区的1/3焦煤、气精煤价格上涨并不顺利,部分钢厂尚未同意涨价。

  三是从中转港口看。截至11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09万吨,较上月末上升92万吨和17.8%;港口拉煤船只25艘,较上月末减少58艘和70.0%。据兖矿集团驻镇江港办事处王建伟科长反映,目前长江沿岸港口煤炭总库存已超过1800万吨,各港口煤炭积压严重,已影响到进出船舶的正常装卸,北方港口煤价上涨传导受阻。

  业内分析认为,近期沿海煤炭运输市场延续疲软态势,大型煤企接连涨价累计近40元/吨后,内外煤价差不断缩小,如若继续上调煤价,下游耗煤需求方考量或将转移外贸煤采购,从而使得本月中旬上调煤价的传闻不攻自破。

  笔者分析认为,前期涨价主要是受恢复进口煤炭关税、国家出台煤炭限产政策以及资源税费改革等利好因素推动,目前利好被预期基本用尽,而电力负荷持续偏低、APEC会议对北方地区高耗能产业影响尚未消除等利空逐步上位,煤炭市场在短暂回暖后已进入相持阶段。

  关于后期煤炭市场走势,个人分析认为,仍要看后市利好、利空因素交织后的较力结果。

  利空主要有:一是中澳自贸谈判已经结束,自协定签订日起,取消炼焦煤3%关税,两年内陆续取消3-6%动力煤进口关税;二是随着天气进入冰冻期,施工项目将陆续停工,钢材(2448, 12.00, 0.49%)、建材等需求进入冬眠期,钢焦产品价格继续寻底的可能性较大;三是年关临近,银行会进一步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制约下游采购能力;四是APEC会议结束后,为巩固出现的APEC蓝天成果,近期北方地区多省接着进行了环保督查,焦煤需求受制明显。

  利好主要有:一是从近期基建投资回暖情况看,政府稳增长的力度有所增加,年底前一批涉及铁路、水利、核电、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为完成全年投资计划,将会进加紧施工或陆续开工;二是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虽然今年以来,在八项规定和财税纪律完善的背景下,突击花钱越来越困难,但今年情况亦不例外,各级政府将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突击花掉4万亿,一定程度上拉动需求回暖;三是国家发改委10月以来批复的基建投资接近7000亿元,其中涉及七条铁路建设项目、多个机场建设项目,密集程度和批复金额远高于今年过往月份,稳增长的意图明显。

  综上所述,春节前国内煤炭市场持稳运行的可能性较大,虽然煤价上涨缺少下游支撑,但全国煤炭交易会临近,下降亦无可能。在刚性需求不足和明春煤炭市场回调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建议煤企年底前上调价格要积极稳妥,不能仅仅是为了年底煤电价格谈判而虚涨冒进。要吸取去年四季度煤价过快上涨,今年持续暴跌的教训。

  大家辛苦忙碌了一年,最好春节期间煤矿都停产放假7-10天,让职工也好好休息放松心情。利用这段时间,既可以消化一些上年度的社会存煤,又可适度减少产量(约可减少产量1亿吨),确保春节后市场基本稳定,降低用户的观望预期,何乐而不为?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