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探索洁净煤技术突破口,开拓低碳技术新方向”学部咨询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召开,启动会由金红光院士主持,徐建中院士、周远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杨勇平校长、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过程所李会泉研究员、石化协会李永亮处长、大唐国际赵莹工程师以及院士工作局张家元主任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就“洁净煤技术”和“低碳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进行了研讨,并对项目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后续咨询项目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上,金红光院士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背景、研究内容、目标与预期产出。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一些对煤炭利用的认识误区,例如短期内彻底淘汰煤炭的观点,金院士指出,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近中期仍然难以改变,而三高(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是目前煤炭利用要克服的关键问题。尤其高碳排放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多联产作为先进煤炭转化与利用技术的代表性方向,虽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对其战略作用的认识仍不足,也没有明确其潜力与突破口。为此,围绕煤炭的高效、清洁与低碳利用,本项目将探索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环境相容发展模式,指明我国在高碳能源结构下的高效、清洁、低碳发展之路,推动我国煤炭转化与利用技术革命。
徐建中院士提到,目前关于煤炭利用技术革命的讨论虽然很热烈,但尚未提出革命性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他强调,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是最难的问题,也是煤炭技术革命的关键,而摆脱燃烧的粗放模式,实现精细化利用是煤炭技术革命的另一重要特征。此外,由于碳排放问题的紧迫性,一定要尽快实现煤炭利用技术革命,否则将错失机会。
关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定位,张希良教授表示,可再生能源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在保障我国近中期能源供应方面,尤其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煤炭仍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煤炭利用技术的革命重要且必要;李会泉研究员谈到我国焦化行业三高问题突出,焦气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用双气头多联产的思路解决目前焦化行业的问题,是我国煤炭利用技术革命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望成为多联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周远院士强调,煤气化是煤炭利用革命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我们需要低能耗、低排放与低成本的煤气化技术,要实现技术突破,对每个技术方向以及每步技术创新,都要有具体明确的、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杨勇平校长谈到,电力行业一直延续大规模、高参数的思路,致使目前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进步带来的边际效率越来越小,而成本却越来越高。要回答到底什么是能源技术革命,需要我们跳出原有的思路,基于领域交叉和融合,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基于金院士的思想,杨校长提出了“三个三”的说法,即对象为资源、能源、环境;目标是高效、清洁与低碳排放;而领域涵盖煤电、非电燃煤(工业用煤)以及煤化工(或煤转化)。通过领域间的协同,解决原本各行业难以独立克服的难题。
工业界的两位专家也从各自的行业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李永亮处长提出,行业之间的协调要围绕技术革新展开,而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将是突破口之一。此外,对于特定的地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共炼将是一个很好的实现节能与零排放的思路,在行业协调的过程中,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问题;赵莹工程师介绍了我国煤电行业的技术水平,他指出碳捕集将大幅降低发电效率,几乎是不可接受的,而简单地用燃气电厂替换燃煤电厂的思路不仅受到资源限制,成本也将大幅上升,因此,煤炭利用技术革命是大势所趋。
本次会议标志着院士咨询项目“探索洁净煤技术突破口,开拓低碳技术新方向”将全面展开,预期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煤炭的清洁利用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