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近日刊文指出:
一、英国应对钢铁业困境的做法不足效仿。在发达国家“去重工业化”的漫长征程中,英国发现自己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未来几周,塔尔伯特钢铁厂面临倒闭,除非它的印度东家塔塔集团能找到新的买家。塔尔伯特当地1.5万个工作岗位可能失去,并会殃及数千个间接工作岗位。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英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钢铁制造商面临的共同问题。可如果把英国作为应对钢铁问题的参照物,各国就要被带到沟里去了。
二、钢铁业在英国已成僵尸行业不值一救。2015年,世界粗钢产量为16亿吨(英国产量仅1100万吨)。经合组织OECD指出,世界钢铁过剩产能达到了灾难性的6亿吨。在为什么要拯救钢铁业问题上,政治人物和社会活动人士给出的答案自相矛盾且经不住推敲。他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三条:一是认为钢铁业与银行业同属“战略性产业”,政府如不出手相救,会导致支付和信用系统崩溃,造成经济灾难。二是认为钢铁业是“基础性产业”,这是美化“英国制造商需要本国供应商”的说辞。钢铁早就成为一种全球交易商品。即使英国遭受重大地缘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并导致进口渠道封闭,钢铁供应也不会成为问题。三是认为钢铁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塔塔(英国)如果真能撑住,在别人倒下时仍屹立不动,那还真算好企业。可是全球钢铁过剩产能高达6亿吨,这不禁让人怀疑塔塔(英国)能否撑到别人都倒下的那天。2014-2015财年,塔塔(英国)的税前亏损高达7.68亿英镑(约合12亿美元),塔尔伯特钢铁厂据说每天亏损100万英镑。作为投资方,塔塔为保住在英国工厂也是蛮拼的。2007年塔塔向英国业务投资了62亿英镑,塔塔用于弥补英国业务亏损漏洞的费用高达20亿英镑。在塔塔自己看来,它在英国的业务几乎已是一文不值。塔塔的英国业务目前处于公开出售状态,任何不同意上述观点并认为塔塔能继续赚钱的人可以投标。塔塔在英国的特种钢业务几乎肯定能找到买家,而有意收购塔尔伯特钢铁厂的潜在买家希望用电炉替代塔塔刚建成的高炉。买家们希望得到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这又引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似乎钢铁业失败是由政府政策失误造成的。英国的工业电价远比欧洲其他国家高得多,这是英国绿色能源政策导致的结果。当不同政策目标发生冲突时,长远且可持续的政策目标总能成为赢家。电价只占钢铁生产成本的6%,任何形式的电价折扣对塔尔伯特钢铁厂而言都是杯水车薪。
三、对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是愚蠢行为得不偿失。要求政府对外国钢铁尤其是中国产品的“倾销”采取强硬措施,是一种极具误导性的行为。总体而言,反倾销措施是不明智的,会侵害消费者利益并导致对方“以牙还牙”的贸易报复。当涉及钢铁这样的全球交易商品时,反倾销措施更是加倍愚蠢。对中国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是徒劳的,因为其他国家钢铁产品很快会填补市场空白。如果对钢铁进口普遍加征关税,那等于惩罚英国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企业。用牺牲其它产业的办法来拯救垂死的钢铁业是没有意义的。国家政策的目标应是保护工人而非保护就业。英国政府可以将塔塔的退休金进行社会化,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塔塔相关业务部门找到买家。对于不得不关闭的钢铁厂,政府可以集中实施积极的劳工市场政策,通过职业交换和再培训帮助失业工人重新找到工作。国家应该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普遍提振工商业界。对那些愿意搬家找工作的人,政府应该予以奖励。这些对策措施没有一个是容易的。可是,如果塔塔真找不到买家而不得不关闭工厂,那么这也算是“两害取其轻”的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