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政策 » 煤炭政策快报 » 正文

【独家】山西:“十三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日期:2016-08-18  

国际煤炭网

2016
08/18
10:1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化工装备制造 煤化工材料 煤化工产业 现代煤化工

近日,山西省发布《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篇文章中,小编单独提出了煤化工产业这一块,快来看看,关于煤化工产业,山西省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关于煤化工装备制造:

以阳煤化机、太重煤化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在巩固优势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产品覆盖面,重点研发制造大型固定床气化炉、熔渣气化炉及劣质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系列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及成套装备,以及压力容器、空分设备、压缩机、鼓风机、泵、阀等现代煤化工关键零部件。开展针对“三高”劣质煤种洁净利用的大型化、高参数新型煤气化技术研发,研制2760°C高温气化炉,实现煤炭气化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布局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基地、智能制造基地。其中太原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以阳煤化机为龙头,以规划建设的太原煤化工装备产业园为载体,重点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维检、服务为一体的煤化工装备制造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末成为具备成套设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煤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基地销售收入突破350亿元。
 

关于煤化工材料:

依托焦煤集团、同煤集团、阳煤太化、山西宏特、山西三维等骨干企业,加快现代煤化工材料发展,不断延伸煤焦油、焦化苯深加工和焦炉气经甲醇制烯烃产业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发展聚丙烯、聚乙烯、高性能碳素材料、TDI(甲苯二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特种橡胶材料、先进工程塑料、有机硅聚合物产品等新型化工材料。进一步巩固元明粉、硫化碱、硫酸钡、硫酸镁等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展白乳胶、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聚乙烯醇缩丁醛、氯丁橡胶、管材级氯化聚氯乙烯等产品。

关于现代煤化工产业:

立足山西省现有资源条件,以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方向,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高起点、高标准、科学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打造现代煤炭工业升级版。

——煤制油。支持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钴基费托煤制油工业示范和煤基甲醇制汽油技术(MTG)攻关,重点解决煤炭液化副产、合成尾气提质利用、余热回收、油品精细后加工、高效催化剂生产与应用、热能系统优化、工艺包设计、工程化设计和碳减排等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降低单位投资、单位水耗、单位煤耗和产排污强度,实现百万吨级以上大型装置安全稳定长期运行。重点支持潞安集团180万吨/年煤基液体产品、400万吨/年煤基油品及化学品煤炭清洁利用油电化热一体化项目、晋煤集团200万吨/年煤基合成油项目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见效。

——煤制烯烃。支持同煤集团、山西焦煤等省内大型煤炭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改进完善的基础上有序建设煤制烯烃大型工业化升级示范装置,进行气化、净化、合成等全流程的系统优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工艺包。有序推进发展煤制烯烃替代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技术和示范工程。

——煤制天然气。根据煤种、煤质特性,重点支持中海油和同煤集团合作建设的一期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二期年产6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建设,最终达到百亿立方米的规模;支持晋能集团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支持阳煤集团等其他大型煤炭企业稳妥布局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建设配煤、液化天然气、化工品深加工等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中国化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的煤制天然气技术,强化对接合作,提高山西省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

——煤制乙二醇。支持阳煤集团开展煤制乙二醇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重点解决污水处理与回用、精馏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等技术难题,推动乙二醇生产技术多元化。重点支持阳煤集团年产4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襄矿集团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等重点项目建设,坚决不允许上马系统配套不完善的低端项目,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痼疾。

——煤制芳烃。充分利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国内高端研发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争取在山西省开展煤制芳烃产业化示范项目,重点解决甲醇制芳烃反应器设计和放大、反应热平衡和工程优化、工业化应用等关键技术难题,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初步工业化。

“十三五”时期,按照国家对现代煤化工“园区化、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依托晋北地区丰富的低质煤、盐碱地和引黄水优势,重点布局建设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基地以整合当地富余低热值煤和富余发电产能为切入点,遵循煤基多联产和循环经济路径,稳妥有序建设煤制油、煤制气、烯烃等工程示范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污染物集中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三废”排放,推动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产业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基地规模达到年产煤制天然气180亿立方米、煤制油600万吨,年转化低质煤1.1亿吨,建设成为国内技术水平一流、劣质煤深加工规模最大的特色基地,成为服务华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中心。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