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2500多年前的《山海经》,用“石涅”记载了陕西的煤炭资源。
而陕西的煤炭资源,尤以陕北榆林地区为盛。
许多人印象中,榆林的煤炭已成为财富代名词。即使从未到过此地之人,也会浮现遍地“黑金”的幻觉。
真实情况却是,43000多平方公里的榆林地区,并非到处有煤,也并非遍地是矿。更何况,这片广袤的土地,因煤而富,也因煤而悲。
神木矿难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此类悲剧,外界通常会误以为本地民营小煤矿经营不善,却忽视了该煤矿已托管给专业煤炭开采公司多年。
也因此,本文试图理清
陕北煤矿的一些脉络,尤其是榆林、神木、府谷地区约260处煤矿背后的资本派系,揭秘频发矿难背后的错综复杂血雨腥风的资本江湖。
央企及外省资本系
神华+中煤+山东系
在全国的煤炭产业中,陕西煤炭开采量连续多年稳夺前三甲,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就单个矿井产能而言,也足可傲视海内。
以“2018中国
煤炭企业产能百强榜”为例,陕西共有21个矿井进入百强,占比超过五分之一。
并且,全国百强矿井的前五大矿井,全部位于陕北;前十大矿井中,陕西有7个入选,也全部位于陕北。
与大众的认知稍有差别,全国前五大煤矿中,仅有1处属于陕煤集团。进入全国前10大煤矿的7处陕西煤矿中,陕煤集团也仅有两个席位,并且排在第4名和第9名。
作为陕西省属煤炭企业龙头,陕煤集团竟然占了下风,足见对方实力。
这个“对方”,正是顶级央企神华集团。
如果说陕煤集团在陕西的煤炭开采业属于大户,那么神华集团则堪称超级大户。全国最大的5家煤矿都位于陕西,4家隶属于神华集团。
需要提及的是,上图所列国家能源集团,是由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于2017年11月28日合并重组而成。
不完全统计,神华集团在榆林地区的煤矿,分别位于神木、府谷等,均为陕北煤炭资源最富集区域。
此外,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小纪汗煤矿,隶属于华电集团。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则隶属于中国中煤能源。
陕北煤矿的体系中,除央企神华集团和华电集团之外,还有其他几个省份的国资系,控制着少数煤矿。
其中,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金鸡滩煤矿,位居全国煤矿产能第12位。该煤矿由兖矿集团控股。
陕西中太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朱家峁煤矿,则隶属于济宁矿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济宁市国资委。
上述两处煤矿可以概括为山东系国资控股的煤矿。
来陕北开采煤矿的外省资本系不止于此。
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沙炭湾煤矿,隶属于山西中吕能源集团。子洲县永兴煤业有限公司由内蒙古蒙兴投资集团控股。横山县天云煤矿的大股东背后,有江苏省盐城市国有资产的投资。
省内国资系
陕煤+延长+市区县国资平台
理清央企及外省资本系旗下的煤矿,再来看主场陕西国资系旗下的煤矿布局。
主场毕竟是主场。陕西省内国资系,又可细分为省属国资、市属国资、区县国资平台等。
譬如,上文已提及的陕煤集团。
陕煤集团不仅在全国煤炭企业中,连续几年位列前三,而且在省属国企中,对延长石油集团的头把交椅发起挑战。
其在榆林地区至少有8处大型煤矿,属于省属国资系的大当家。
以石油为主业的延长石油集团,也分羹陕北的煤炭领域。横山县魏墙煤矿,便是由延长石油集团控股。
此外,上文提及,由山东系兖矿集团控股的陕西未来能源化工金鸡滩煤矿,也有延长石油集团的参股。
陕西三大国企中的陕西有色集团,也不甘落后。它旗下拥有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陕西投资集团在陕北拥有凉水井矿业和冯家塔矿业等。
市级国资系煤矿,主要包括榆林市国资平台旗下的煤矿。其中,榆树湾煤矿、杨伙盘煤矿、薛庙滩煤矿,隶属于榆林能源集团。
再往下一级,则是榆林地区各区县的国资平台煤矿。
仅举几例。榆阳区千树塔煤矿,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国有资产运营公司。麻黄梁煤矿隶属于榆阳区煤炭公司。横山县樊家河煤矿二号矿,隶属于横山县煤炭局。
综合榆林各区县国资系煤矿来看,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横山县等煤炭资源富集的区域,各自分别拥有相应的煤矿资源。
这些煤矿或是用于独立开采,或是用于配套。
集体资本系+民营资本系
占比约八成
夹缝中求生存,或许也是集体资本系与民营资本系煤矿的一个注脚。
在与顶级央企、王牌省企,以及实力雄厚的地方国企竞争的局面下,它们固然有劣势。然而,这两类资本系煤矿,在数量上却又占据着一定优势。粗略估计,约能达到八成左右。
这些数量众多的煤矿,一部分是属于集体投资的煤矿,更多的则是民营煤矿。在这片土地上,四大资本系煤矿共生共存,构筑起榆林煤矿的全景图。
只是每当提及陕北的民营煤矿,一个绕不开的词汇便是煤老板。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30年前的陕北,往往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山大沟深、黄沙漫天,自然环境之恶劣,有目共睹。作为煤老板或“矿一代”们,也是生活在这里。
然而,在此之后,机遇不期而至。
他们的成功,如果说是时势使然,想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因煤炭黄金十年的到来而财富暴涨。但是暴富之后的人生轨迹,却也千差万别。
在短暂的喜悦过后,能够仍然保持清醒,实现成功转型者,有之。
更多的,却是未能合理规划财富,或者肆意挥霍,或者不断踩雷。风行一时的民间借贷,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在煤炭经济上半场盛宴散场,陕北煤炭经济依旧难言乐观的如今,煤老板们需要迎接的考验依然很多。
毋庸置疑,下半场的煤炭经济,即使付出更多的智慧与勤劳,也无法保证能够取得此前几年的成果。更遑论,那些依然不重视技术含量,只顾寄希望于碰运气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