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现代
煤化工示范项目正式投产至今,不过10年时间。10年来,现代煤化工在中国呈蓬勃发展之势,仅建设的现代煤化工园区就超过了50家。由于中国现代煤化工发展时间短,所以一般是先有煤化工项目,再依托项目建煤化工园区。这导致园区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笔者经过梳理,发现煤化工园区有3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首先,发展快但不平衡。
中国现代煤化工园区的发展完全可用“迅猛”来形容,仅内蒙古一地的煤化工园区就多达36个。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发展的不平衡。
一是区域的不平衡。据媒体披露,84%的煤化工园区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这与中国煤炭资源的储量分布惊人一致。资源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因煤而化”现代煤化工布局的不平衡。
二是园区规模与质量的不平衡。中国煤化工园区数量虽不少,但真正项目数量多、产业集群度高的大型园区却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袖珍型小园区。
大型煤化工园区那真叫大。比如内蒙古
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聚集了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及下游
精细化工产业,已建成国内首条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项目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煤化工行业目前单套规模最大的10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和1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还包括内蒙古第一个大型压力容器制造项目。
而小型煤化工园区也真叫小,名为园区,实则就是一个项目,产业集群度低、服务水平差,不少园区亏损严重,环保任务重、发展举步维艰。
其次,同质严重急需升级。
中国现代煤化工发展主要集中在5个工艺路径,各地在上马项目时呈一哄而上之势。因此,各煤化工园区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雷同,同质化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建成投产、在建及规划中的煤制油和甲醇制汽油项目32个,产能约2000万吨;建成投产、在建及规划中的煤制烯烃83个,产能4800余万吨;建成投产、在建及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40个,产能1335亿立方米;建成投产、在建及规划中的煤制乙二醇项目113个,产能3898万吨。
这些项目集中在全国50多个煤化工园区内,产业同质化现象可想而知。
再次,不少瓶颈问题待突破。
中国煤化工园区发展时间太短,技术、工艺、环保等许多矛盾还来不及消化,还处于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消化问题阶段。更多时候,老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矛盾又暴露了出来,新旧矛盾交织,各种问题叠加。
比如,包括蒙东等一些富煤地区,由于煤化工发展过于迅速,煤炭开发跟不上,已经出现了煤资源紧缺的情况;由于向下游发展产品种类有限,区域性产能过剩风险已经显现,精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热门产品已出现过剩端倪;煤制油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生产成本要远高于开采的石油,而国家按照石油路径的比例征收石油消费税,让煤制油企业税赋过重,难以盈利;煤制天然气因政府定价过低、输气管网垄断等原因,同样难以实现盈利;国家环保风暴常态化也令煤化工园区环保难度陡增。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资源限制、环保政策愈发严格,这些专业煤化工园区或涉及煤化工产业的化工园区纷纷开始调整产业规划。
尤其在河南、山西、内蒙古等拥有煤矿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省份,煤化工园区开始从传统煤化工走向现代煤化工,并谋划升级至精细化工。
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陕西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山西河津经开区、孝义经开区、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等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同时积极向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业发展。
同时,陕西神木锦界工业园区、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山西阳煤集团太化清徐化工新材料园区对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资源回收利用、污水零排放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