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第一炉电渣钢,到第一根极薄壁高温合金旋压管;从第一个飞机用高温合金涡轮盘,到第一根轧制的飞机大梁(毛坯);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神舟系列飞船的上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湖北新冶钢均提供了关键部件的用钢,创造了中国特钢的多个第一。这一切,均离不开标准。
10月24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工信部钢铁行业节能标准化工作组、节水标准化工作组、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联合主办的2020(第二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就如何以标准化规范、支撑、引领我国钢铁行业品质提升和绿色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钢铁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也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
“绿色低碳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会专家分析称,在全球最严格的钢铁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倒逼下,我国已经掌握了部分世界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
那么,钢铁行业如何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说,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十三五”期间,标准化工作有力支撑了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内涵。面向“十四五”,我国钢铁行业要集中力量建立钢铁行业绿色标准体系;规范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及碳排放指标体系,建立监测监控标准体系,有效促进资源再利用;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使钢铁行业与城市共融、与地球共生,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指出,应建立健全支撑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实现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加大钢铁行业先进标准的有效供应,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协同性,突出团体标准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快钢铁行业国际标准化工作步伐,稳步提升钢铁行业标准化服务水平。
应用贯彻是标准的生命力所在。在国务院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看来,标准化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属性内涵趋同、目标指向相同、建设发展协同,NQI支撑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事业后续发展,他提出3点建议:积极探索基于NQI的标准应用体系,基于NQI理念创新标准化研究支撑与应用服务,以NQI理念促进标准化建设。
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成功的标志有哪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晓刚认为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引领全球钢铁行业的科技创新;引领全球钢铁行业的管理创新;在全球钢铁行业规则制定中,作出主要贡献;在承担全球社会责任中起引领作用;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他认为,未来,面对全球发展对环境生态的要求、产品和产业质量提升的要求、中国废钢积累要求以及对全球资源最佳配置的要求,中国钢铁工业在实施标准化战略过程中,应着力提升3种能力——最先进标准的自我生成能力、自我复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近年来,我国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参与区域标准化组织活动,开展区域标准化研究。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下一步标准化工作任务,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李玉冰呼吁聚焦3个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