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要求,涉及的工业和居民煤改气覆盖范围扩大,汾渭平原被纳入其中。与此同时,广东、浙江、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将通过推进工业用户使用天然气、热电联产扩建等方式促进当地煤改气发展。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煤改气政策已由强制“一刀切”过渡到引导为主,未来将更加“因地制宜”、平稳发展。
多地持续推进
根据《方案》要求,煤改气工业覆盖范围从之前的15个行业扩至39个行业。10月底前,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共完成散煤替代709万户,力度有所加强。
与此同时,山东、浙江、江西、广西、安徽多地相继出台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以持续推进煤改气实施。“比如在长江流域,‘气化长江’倡议已被沿江各级政府广泛接受;江苏正计划进行更大的热电联产扩建。在东北,随着中俄东线北段启用,黑龙江和吉林也正在制定煤改气改革长期计划。虽然上述大多数政策仍处于规划阶段,但实施后仍有望贡献约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量。”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陈昭娟说。
据了解,今年煤改气主要推动力是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省级推广。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在《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清单,要求2020年基本完成燃煤工业锅炉替代及清洁改造、工业锅炉污染综合治理、工业窑炉专项治理等工作。据了解,今年底广东将增加约60-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潜力,煤改气将贡献约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量。
“根据调查统计,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地区也将实施一批煤改气项目,进一步推动散煤清洁替代、采暖锅炉煤改气和‘村村通’工程。到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39地区将贡献约15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耗量。”陈昭娟说,“煤改气将在今年天然气增长中贡献约50亿立方米的消费量,为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衰退双压之下实现6%的年消费增长率助一臂之力。”
应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
经济账是煤改气推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煤改气经济竞争力弱是不争的事实,其发展规模一定程度上依赖财政补贴。
有观点认为,此前,中央资金主要补贴建设,自2019年开始,在大气污染专项中财政部已经拿出部分资金对煤改气和煤改电进行运营补贴,一些省份也决定持续补贴,因此补贴不会轻易退坡。
但也有部分省市补贴将取消。据记者了解,煤改气大省河北省 2018年补贴力度低于2017 年,2019 年末更是提出从 2020—2021 年取暖季开始,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省级运行补贴将梯次减半,并将在三年内取消。在补贴下降的“后煤改气时代”,如何有效提高经济性,是煤改气需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原陕西省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均表示,财政补贴只能“扶上马但不能送一程”,煤改气较有成效的区域体现了“需”,其优选条件变成了经济支撑及工业需求,类似江苏、 山东、浙江这些经济强省脱颖而出。“工业不发达,需求不旺盛的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大,维系煤改气大规模补贴力不从心。”郭宗华说。
郭焦锋指出,关于财政补贴问题,目前部分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少,补贴不起。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把“用得起气、用得好气”作为根本要求来有序推进农村煤改气。“未来,要多措并举降低气源成本,同时尽可能减少天然气供应中间环节费用,以提高煤改气经济竞争力,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郭焦锋说。
“因地制宜”更理性
郭焦锋认为,煤改气相关政策已改此前‘一刀切’的强制模式,政策也更具引导作用。“各地经济和用气设施发展程度不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双重压力,绿色环保诉求有所减弱。目前煤改气已不宜大面积铺开,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天然气价格较为便宜的地方将持续推进,其他地方推动力度甚至比以前更小。未来煤改气将因地制宜更理性平稳发展。”郭焦锋说。
“煤改气增加企业的用能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同时受到替代能源的影响,目前电代煤比气代煤便宜也更加便利,且无需大量建设基础设施。虽然从大环境看降低散煤利用的政策方向不变,但是具体推进中环保的监管、补贴政策的连续性都面临很大问题。”郭焦锋说,“因此广东、浙江、江苏产业聚集度较高,先进产业集中的地区,有积极性做煤改气,农村则不宜再大面积推进煤改气。”
一方面,农村存在管网铺设问题,如果用户量小,成本造价高,可能导致建设者为降低成本而选择相对便宜的材料进行铺设,安全性值得考量。另一方面,煤改气价格过高,如果没有补贴,农民的接受度并不高,承受力面临考验。
“煤改气政策符合能源清洁化发展方向,带来的好处是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环境形势好转。” 郭宗华说,“其实政策没有大反转,从‘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四宜’到‘清洁取暖’,是在严重气荒下的政策调整,‘以气定改’‘协同发展’仍是政策的基调,在即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即使政策不做调整,市场机制也会是煤改气再度进行。”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 —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印证了这一观点。文件提及,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PM2.5浓度大幅下降,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2018-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6.8%,部分地区散煤复烧,散乱污现象反弹。“这与散煤复烧不无关系,2+26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郭宗华说。
郭宗华指出,天然气供应和管网设施与电力供应和电网不能比较。广大农村是用气量小、管网建设投资大的地区,是城市燃气公司不太愿意去的地方。电网在农村相对完善、供应充足,这两个因素也是煤改气不能与煤改电竞争的原因。“但加大供应量,完善管网设施,这是天然气产业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样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居民用气,保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用气同价。”郭宗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