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煤层气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埋深800m以浅的较为完善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
(1)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技术系列。主要包括高煤阶高渗区预测技术、煤层气含气量快速解吸技术、低煤阶煤层含气量测试技术、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技术等。
(2)形成了煤层气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涵盖宽方位采集技术、地震成像精度和分辨率处理技术、地震精细表征技术、综合应用多信息的煤层气“甜点区”AVO预测技术等,可定量描述含气量、识别裂缝;应用三维地震技术可解释3m以上断层产状、幅度大于10m褶曲分布,指导高效建产区优选。
(3)煤层气水平井及丛式井钻完井技术。实现了储层保护与井壁稳定一体化,创新电磁波随钻测量、远距离穿针及可循环微泡沫欠平衡钻井工艺,形成低成本的煤层气水平井、丛式井、U形井等钻井、筛管和套管完井设备及技术;通过实施水平井技术实现钻井成功率100%,优良率提高至93.7%,平均煤层钻遇率提高9.9%,钻井周期缩短40%,钻井成本下降30.8%。
(4)煤层气压裂增产技术。针对煤层“低强度、高滤失、易伤害、裂缝复杂”的特点,以“安全、高效、低成本”为原则,研发低伤害、低成本压裂液体系及配套压裂工具,形成完善“变排量、大液量、适中砂比”的活性水压裂技术,包括压裂物理模拟、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重复压裂、高效支撑压裂、裂缝监测与诊断技术(微地震和测斜仪结合);通过应用施工成功率100%,加砂强度提高20%以上,已见气井产量比邻井提高80%-160%,平均增产率61.0%。
(5)煤层气智能排采技术。以井底流压为核心,形成“五段三压”半定量排采控制方法,研制煤层气排采专用设备及智能化排采系统,实现自动采集、连续监测和远程调控,开发注水洗井、不压井修井、产出剖面测试等配套技术;通过应用产量提升10%以上,设备检修期平均延长20%,节省操作成本10%。
(6)煤层气“三低”集输工艺技术。针对煤层气低压、不含硫的特点,以低产、低压为出发点,采用相对简单的“井口计量、多井串接、低压集气、站场分离、两级增压、集中处理”的成熟适用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简化优化采气管网;采气管线大规模应用非金属管,节约工程投资;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了煤层气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应用建设周期可缩短30%以上,单井集输投资控制在60万元左右,系统更加优化、可靠。
(7)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层气标准体系。编制煤层气标准162项(两项国际标准)。中国石油煤层气产量稳步增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引领了全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中国石油矿权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煤层气资源探明率低,储量动用程度低,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