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克兰能源部数据显示,2021年,乌克兰煤炭产量2939万吨,同比增加2%。2022年1月份,乌克兰煤炭产量为253万吨,同比下降1.6%。其中动力煤产量187万吨,炼焦煤产量66.4万吨。
1月份,乌克兰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Dnipropetrovsk)煤炭产量为139万吨,同比增长3.7%;东部顿涅茨克地区(Donetsk)煤炭产量为105万吨,同比下降5.4%,卢甘斯克地区(Lugansk)产量2.12万吨,同比下降0.9%;同期,西部的利沃夫地区(Lviv)煤炭产量为6.88万吨,同比下降39%;沃伦州地区(Volyn)产量4200吨,同比增加200%。
乌克兰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3个煤田,即东部的顿涅茨克煤田(Donbas顿巴斯)、西部的里沃夫-沃伦煤田及中部的第聂伯煤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所在的顿巴斯盆地是全球知名的大煤田,乌克兰也曾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煤国家,是前苏联三大产煤加盟共和国之一,仅次于俄罗斯但高于哈萨克斯坦,同时还是西欧国家煤炭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乌克兰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
乌克兰早在1722年即开始在顿巴斯开采煤炭,1769年起进行工业性开发,到1913年煤炭产量达到2500万吨,是当时重要的产煤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乌克兰加速大规模的煤炭开发,1954年煤炭产量突破1亿吨,1968年突破2亿吨,到1976年煤炭产量达到峰值的2.18亿吨,整个七十年代年产量都保持在2亿吨以上,占前苏联煤炭总产量的30%左右。
但在1991年,前苏联轰然倒塌解体,乌克兰煤炭产量出现急剧下滑。解体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一直不太景气,煤炭产量也连年大滑坡,到1995年煤炭产量降为8500万吨,仅相当于解体前年产量的一半。不过,从1995年到2013年的近20年间,乌克兰煤炭产量基本稳定在8500万吨的水平。
再一次发生煤炭产量大滑坡是在2014年。在西方势力的鼓动下乌克兰爆发颜色革命,发生激烈冲突,且升级引发内战,导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部分地区宣布独立,分别通过公投建立了“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自那以后乌克兰国家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由此而来,乌克兰煤炭产量也再一次急速下降,近几年来总是徘徊在3000万吨左右,目前已经跌破3000万吨水平。
1月份乌克兰煤炭进口同比增长2.7%
由于国内煤炭产量不足,难以满足国内煤炭需求,近些年来每年还不得不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和南非等进口煤炭2000多万吨。
2021年,据乌克兰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克兰煤炭进口总量为1956万吨,比上年增长15.4%。今年1月份,乌克兰煤炭进口量为184.4万吨,同比增长2.7%。数据还显示,1月份,乌克兰从俄罗斯进口煤炭98.93万吨,从美国进口44.29万吨,从哈萨克斯坦进口11.57万吨。
俄乌军事冲突将对乌克兰煤炭及能源供应带来重大挑战
颜色革命后的乌克兰,将尽快加入欧盟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且已写进国家宪法,并且还急于加入北约。美国也怂恿欧洲和乌克兰尽快达成加入北约的合约。
两德统一、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解体后,西方加紧了北约东扩行动,不但吸收了众多美苏冷战时期的东欧国家以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前南斯拉夫加盟国家,还吸纳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波罗地海沿岸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而且已经将进攻战略武器和军事威胁推到了俄罗斯的大门外。
围绕着乌克兰是否可以加入北约问题,欧美与俄罗斯形成了严峻对峙。2020年以来,俄乌冲突日益升级。最近一个月,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对峙紧张局势更是加快演变,最终爆发武装军事冲突。
2月21日晚间,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当地时间2月24日清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煤炭是乌克兰的主体能源,长期占一次能源供应的70%左右。
乌克兰现有的148个煤矿,有95个位于乌克兰政府失控的顿巴斯煤炭盆地区,也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工业发展区。由于2014年发生激烈冲突以来,煤炭需求减少,煤矿疏于维护,且由于时常断电,造成矿井排水困难,不少煤矿被淹而关闭,大批煤矿工人失业,有的矿工家庭陷入到只奢望每天桌子上还能有食物,屋顶上还有片瓦能遮风挡雨的困境之中。
这一次俄乌军事冲突,必将对乌克兰煤炭及能源供应带来新的重大挑战。但或许在俄罗斯的支持援助之下,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煤炭生产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