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煤产率提高1.5%以上,煤泥灰分可达到75%以上,经济效益可观……近日,在山西省煤炭智能高效分选与清洁利用研讨会上,当霍州煤电回坡底矿洗煤厂项目负责人介绍完“全粒级三产品精细分选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项创新成果还获得了今年的山西焦煤科技进步特等奖。特等的背后却有一段特别的经历。
近几年,回坡底矿洗煤厂坚持“精煤制胜”,在新工艺、新技术上不断探索,以创新实现洗选效率、效益、效能最大化。随着入洗原煤能力不断提升,原有工艺系统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对标先进寻找差距,聚焦问题研究对策,他们将尾煤泥吃干榨净作为突破点,提出了煤泥水分级、分选工艺创新技术改造方案,吹响了向质量要效益的集结号。
早在2018年8月,回坡底矿洗煤厂就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技术改造领导组,着手立项推进,当年11月,与中国矿业大学完成项目技术改造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技术改造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对技术改造方案进行多次讨论和验证后,该厂最终确定了项目方案。
不料2020年项目刚开工,便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了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该厂以特别手段严格规范项目施工、设备入厂、安装调试系统、项目验收等一系列流程,倒排工期。每天早晨8点召开项目碰头会,解决施工期间遇到的问题,并安排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办公。同时实行24小时领导干部走动式安全巡查管理,挂图作战,逐项落实,确保安全施工。
为打造项目建设“加速度”,回坡底矿洗煤厂举全力稳步推进。施工组负责安全施工,技术组负责改进工艺。该厂技术负责人李勇说,项目工艺通俗地讲就是在过去基础上再多洗一遍,洗得再精细一些。他们将“TB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提升为“TPS三产品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同时将煤泥直接浮选升级为浮选机一次粗选保尾矿、浮选柱二次精选保精矿。
这样一来,通过该项目洗选后的7种产物变为9种,实现了块煤、粗煤泥、细煤泥三个粒度级全粒级三产品分选工艺。每一个分选环节均为三产品分选,在保障精煤和尾煤质量前提下,提高了单环节的运行稳定性,为各粒级间实施等基元灰分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彼此“背灰”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单环节的精煤最大回收率,为单元分选实现智能化奠定了工艺基础。
2021年12月15日,回坡底矿洗煤厂项目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并带煤联合试运行。项目正常运行后,该厂因地制宜,让项目驶入快车道。
在浮选车间,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维护直径5米的长管。该车间业务骨干董志强告诉记者,大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些新设备。
气泡发生器是浮选柱的重要装置,其循环管易磨损,需要经常维护、更换,给检修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董志强善于摸索,突发奇想,在浮选柱的循环软管处,将直管改成耐磨结构材质的S管,这样一来,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S管依然存在磨损情况,这让大家伙又犯了难。董志强见状,和技术骨干们攻坚克难,将长410公分的软管缩短为270公分,并研发出了珐琅拼接技术,在增加循环管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节约成本6万余元。
如今,这一系统运行稳定,调控便捷,分选效率高,煤泥灰分可达到75%以上,可以直接弃排,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回坡底矿党委书记、矿长张小荣表示,洗煤厂技术创新为该矿带来了一股新风,他们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让更多种子在技术创新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提升“煤”力。